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面深化改革決定可持續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5-11-03 07:35:12  


 
  第四,“十三五”是挑戰機遇並存局面下接受歷史考驗的改革新起點和爭取“繼續大踏步跟上時代”來引領的“新常態”的關鍵時期。既然追求可持續增長和現代化偉大民族復興的關鍵在於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實現現代國家治理之下的包容性發展,那麼以創新驅動帶來“動力轉型”,以供給側結構優化供給和制度供給更有效地支持升級增質,將是決定我們能否合格地應對挑戰掌握機遇的“關鍵一招”。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勇氣、魄力和更高的智慧與操作水準,推進“五位一體”的全面改革,在總體“路線圖”下還要配之以多輪“最小一攬子”的改革“時間表”設計。近期一系列關於改革的新動態新進展,業已給出了強烈的信號:

  ——中央要求於2016年要完成重點、基本任務的財稅配套改革,勢必倒逼整體考慮下的經濟改革和與之聯動的多方配套改革;

  ——在前一階段已有頗多明確宣示的金融改革領域,將會依照建立存款保險制發展中小型金融機構等要點,力求對於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兌換等改革任務,展開具有攻堅性質的新階段;

  ——上海和廣東、福建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部署帶有新一輪“以開放促改革”的戰略意義,將以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等為突破,打造可複制的高標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而推動市場取向改革的實質性升級;

  ——工商企業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在取消公司註冊資本限制、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等舉措推出後,結合反覆強調、繼續推進的簡政放權,必將降低市場主體的創業成本,助力大量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成長,推動企業投資、創業、創新打開新局,並與國有經濟領域以主打“混合所有制”為重大舉措的深化改革互動;

  ——經濟改革與行政、司法改革等其他方面的改革將互相激勵,為構建公平正義、繁榮強盛的國家共襄壯舉;

  ——以創構新動力、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增長質量升級為必選重點的“十三五”規劃,還必然與政府職能的深刻轉變和政府履職的機制改造相交匯,把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國土開發、城鄉建設、公交體系、環境保護、區域振興等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在尊重市場規律和市場資源配置總體而言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穩增長、優結構、促改革、防風險、護生態、惠民生。

  文章強調,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最大熱點和難點、最需要做實的大事,就是攻堅克難地深化改革。下一步“十三五”時期的改革在按照五中全會部署繼續循序展開時,應把握的大原則是把“頂層規劃”的貫徹和必要的“先行先試”相結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以法治建設跟隨和肯定創新開拓的成果,以改革的實質性深化激發潛力釋放活力。客觀地說,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大“二元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在新起點上的新動力仍然強勁雄厚,但同時很大部分的新動力源是以“潛力”形式存在的,要如願地使潛力、活力湧流出來,真正實現方式轉變、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與幸福感提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僅對接全面小康,而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聯通“中國夢”願景,必須義無反顧、“壯士斷腕”般地推進和深化歷史性的全面改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