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未來四年怎麼辦

http://www.CRNTT.com   2016-07-30 00:49:26  


 
  (二)目前尚得不出國民黨難以再起的結論

  一是藍營尚存的四成選票實力是其再起的本錢。2016“大選”結果若以藍綠分,基本是44:56的格局,亦即藍營基本盤優勢被逆轉,但尚有四成以上的選票實力。宋楚瑜12.84%的得票大部分應屬藍票。

  二是藍營流失選票部分是“可逆”的。藍營選票的流失有不可逆的部分,如外省一代的凋零、二代政治傾向的多元、地方派系的轉向等,但部分選票的流失是可逆的。其一,本次選舉部分藍營支持者含血含淚不投票,這是投票率從上屆的74%劇減至本屆的66%的原因之一。這部分藍營支持者未來是有可能重新歸隊的。其二,中間、經濟選民流動性越來越大。2008年一窩蜂投馬英九,將馬得票推高至58%,本屆因對馬執政不滿又轉投蔡。這也就是說,島內選民投票行為受藍綠的影響雖仍很大,但邊際效應在遞減,對執政者的看法對投票行為的影響越來越大。2014、2016選舉,乃至2005至2008年的選舉,都是島內形成的反扁、反馬“政治颱風”的結果。蔡接下來若做不好,尤其是在其第二任期,同樣有被選民拋棄的可能。

  (三)蔡執政狀況、國民黨能否改變體質是影響政局走向的兩大變量

  一是蔡英文執政狀況是影響未來幾年島內政局走向的最大因素。蔡執政面臨最有利的政治生態,如個人聲望高漲、對黨內控制力強,民進黨“一黨獨大”、全面執政,對手空前衰弱混亂等,她也會吸取扁冒進貪腐、馬過於理想化等執政失敗的教訓,以柔軟、務實的做法去努力穩固執政。同時,蔡將以所謂“促進轉型正義”的名義重新調查追責國民黨威權時期舊案、追查黨產,政治清算國民黨,徹底否定該黨正當性,讓其“永世不得翻身”。但馬英九執政面臨的國際島內經濟不利形勢、藍綠鬥爭難止等問題,蔡一樣得面對。兩岸關係、兩岸經貿關係相較馬時期的巨大改變,更是蔡的重大挑戰。蔡在“520”演講羅列的年金制度、教育、經濟、人口結構、環境、食品安全、貧富差距、社會安全等難題,能否解決實在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二是國民黨能否改變體質是影響其能否再起及再起速度的重大因素。其一,能否“再民主化”。國民黨在原有的政經資源、基本盤優勢不復存在、“由富轉貧”,面臨“史無前例巨變”的情況下,必須痛定思痛、轉變思維觀念,“由眼睛朝上轉為眼睛朝下”,切實加強與基層民眾的聯接,加強基層服務,並以更民主的思維來處理內部事務。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選後即稱,國民黨人才培養必須從地方開始扎根,經過一次次選舉“逐步進入國會與政府”,“這才是國民黨浴火重生的唯一出路”。其二,能否“本土化”同時鞏固兩岸優勢。國民黨宜順應台灣族群結構,將更多的本省人納入黨內,而非繼續被人看做“外省黨”。但此種“本土化”不是將大陸作為對立面,甚至要拋掉“中國”二字。國民黨未來的出路仍是繼續展現維護兩岸和平、經貿紅利,在“陸強台弱”大趨勢下凸顯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替台灣找出路的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