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澳門政府為何能有效應對疫情?

http://www.CRNTT.com   2020-12-06 00:05:41  


 
  第二,特區政府作為風險溝通者,需主動順應新媒體發展帶來的社會變化。值得肯定的是澳門經歷過幾次災害事件後,特區政府已清楚意識到在應急響應過程中資訊主動公開對輿論引導的重要。政府主動積極地公開信息,在可以擠壓謠言傳播空間的同時,亦可緩解公眾的恐慌、焦慮、擔憂等心理反應。其次,傳播形式直接關係到資訊傳播受眾的接受程度。從資訊傳播的受眾角度來說,年輕一代是伴隨新媒體的產生而成長起來的,對形象化的表達手法更為接受。同時,澳門老齡化趨勢明顯,老年人更易接受通俗易通的資訊。另外,以專業人士增加資訊可信度、以形象化增加資訊易懂性均是特區政府需注意的細節性問題。除此之外,在非應急回應的情況下,特區政府也可藉由新媒體的方式去普及應急知識。

  第三,在經濟環境變化下,特區政府作為資源協調者不僅要協調好應對疫情的資源,更需要協調好經濟發展與防疫抗疫、與社會穩定的關係。一方面,受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極為乏力,而中國內地復工復產,已經開始打造內循環為主的經濟循環。澳門如何融入其中而獲得經濟增長動力,是特區政府應該進一步思考的。另一方面,經濟發展有嚴重的路徑依賴,所以澳門的經濟在長時間內仍會保持以博彩業為主的結構不會有大的變化,特區政府除了繼續推動產業的適度多元之外,可藉由琴澳合作為平台來增加澳門經濟的韌性。此外,在疫情期間,澳門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明顯。特區政府需調動各方資源,給予企業政策支持,尤其是澳門的中小企業,幫助其渡過難關。同時,對於企業的困難員工,需要政府給予額外的關注。

  第四,特區政府作為域外聯絡者,需不斷加強對外的溝通與交往能力,尤其是需在協同治理思維之上繼續強化與內地交往的能力。首先,澳門作為“一國兩制”構架下的特別行政區,擁有中央授予的高度自治權。基於澳門的特殊地位,澳門與內地其他省份不同,可與中央部委建立更強的協同關係。其次,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在各方面均交往密切,處於共生關係。不管是“粵澳協同治理”還是“珠澳深度合作”都需要強有力的“與內地交往能力”作為有力支撐。在應急狀態下,澳門的“對內交往能力”更顯重要。從此次新冠疫情防疫的過程中,特區政府在對內地交往能力上處於不錯的水準。保持良好的對內交往能力可以助推澳門的發展。

  第五,疫情讓國際環境變化加劇,要求特區政府發揮自身的平台優勢,主動與各方展開合作,發揮好特區政府作為創新推動者的角色。一方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同樣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澳門在中醫藥科研領域有一定積纍,可充分利用相關的資源以合作、共同開發等方式積極爭取國家的科研任務。一來可以利用澳門的平台作用,協助中醫藥走向世界;二來可推動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助力澳門產業多元。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可推動制度、經驗層面的創新。澳門在較短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也與內地基本實現互通,如與內地建立起互認的健康碼系統等經驗,都有必要進行總結而向世界貢獻澳門經驗。

  四、結語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澳門在特首及其行政團隊帶領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抗疫勝利,也進入常態化的抗疫階段。雖然社會環境的變化給澳門特區政府在此次防疫過程中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是特區政府強有力的防疫舉措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肯定。不過,應急回應工作沒有最好,衹有更好。通過以政府在突發公共事件中的不同角色,來觀察特區政府在面臨社會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後的應對,有利於進一步反思與總結階段性的抗疫經驗,為之後可能面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來儲備經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