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您一直就用這只碗盛紅燒肉?

http://www.CRNTT.com   2010-04-06 13:19:53  


 
  據我祖母回憶,祖父早年花錢大手大腳,喜歡跳舞,喜歡和朋友聚餐,也樂於幫助陷入困境的朋友,因此始終沒有什麼積蓄,去世時,只有3萬元人民幣存款。這在通脹嚴重的1996年,實在不是什麼大數字。我記得他在北京寓所的一面空白墻壁上掛著一幅畫,似乎是他曾幫助過的某個落魄藝術家答謝他的,他說這堵空墻需要補壁,所以就把畫掛在這裡了。他多次面對著這幅畫跟我講起他參加第一屆全國人大時與梁思成的對白。當時他提議要制定政黨法,梁思成則提議制定保護古建築的法律,兩人相互尋求對方的支持。他問梁思成,“你說大堂裡的壁畫有什麼用處?”,梁回答道:“畫壁”;祖父又問:“門口放一對辟邪又是為什麼呢”,答曰:“避邪”;“那會議室的屏風有什麼用處?”,答曰:“屏風”。

  祖父喜歡那段簡潔對白中梁思成表達的從使用角度來理解文物價值的深刻思考,卻從來沒有對我提起那幅用來補壁的畫是誰的作品。我一直以為就是一副補壁之作,直到許多年後聽到某次在拍賣會上該藝術家的作品價格時,我的感情瞬間在“追悔莫及”和“恍然大悟”之間來回擺動。因為祖父母從北京回滬安度晚年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把那些名貴的物件帶回來,倒是花花草草地搬了一大批,因為祖母喜歡那些紅艶艶的壽星桃。我猜想兩位老人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從來不把喜歡的東西變成負擔,真正實現了他所提倡的“無差別境界”。

  算起來,我也寫了多年財經專欄文章了,講的無非是如何堆積財富,我現在覺得有責任要提醒大家,不要讓這些財富成為人生的負擔,這樣也許能夠使人更長壽。我也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很遺憾祖父沒有給我留下那些他視作負擔的東西,甚至還抱怨過他為什麼不肯在畢業時幫我一把,我當時可能是班上去處最差的一個了,當我騎著黃魚車運貨路過祖父在治療的醫院,引來門口保安的一片驚訝之聲。

  但後來我慢慢明白了,讓我去做能力不勝任的工作,只會讓別人反對我,而我會變很痛苦;讓我去做一件肯定能夠勝任的工作,反而使大家都支持我,我也變得輕鬆愉快。給我一堆現成的財富,一定會磨滅我樂觀向上的精神,並最終成為我的負擔;積極努力去爭取,讓我反而擁有了快樂的人生。祖父雖然灑脫卻並不消極,他總是用熱情的話鼓勵大家。他有個學生,已60多歲了,飽受建國以後各種政治運動的折磨,自稱已看透人生了,來請祖父給他題詞“難得糊塗”為他的人生感懷,祖父揮筆寫下“風華正茂”四個字相贈。他的遺孀後來專門來信告訴我們,這幅題詞給了他晚年與病痛抗爭的勇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