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奧巴馬反恐話外音:搞別人去,別搞我

http://www.CRNTT.com   2011-07-31 09:30:25  


 
  美國只管本土安全,不再管全球公共安全。歐洲盟國自己要加強反恐,美國提供有限援助。儘管這杆反恐大旗還要繼續扛下去,但收縮反恐戰線、轉變反恐方式對美國來說已勢在必行。本土安全是美國人生死攸關的利益,反恐拳頭打得越遠,反而會有不安全之感。從利比亞打的這場亂仗中,美國人也看到,自己同一些歐洲盟國的關係絕非鐵板一塊,法國率先發動對利空襲也不能不說挑戰了美國的權威。在此金融危機陰魂不散的困難時期,美國正好有理由順水推舟,讓盟國加強反恐,自己則提供情報等方面的有限援助。這樣一來不會讓別人白白坐享反恐紅利,二來仍不放棄隨時介入的權利,確保對全球反恐的主導權。

奧巴馬反恐戰略對全球反恐行動的話外音——由進攻轉入威懾性防禦

  深諳戰略的美國人不可能不熟悉羅馬帝國因過度擴張而導致崩潰的教訓。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持續半個世紀的美蘇對抗中先後幾次出現過“蘇攻美守”、“美攻蘇守”的局面,美國也是在不斷的擴張-收縮過程中學會了把握戰略平衡。奧巴馬此次調整反恐戰略,能否打好威懾這張牌是成敗的關鍵。

  美國反恐重心由海外回縮本土,實施反恐防禦。美國全球威懾體系的基石是由具有毀滅性的核武庫以及強大的常規戰爭力量構成的,毫無疑問,它對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產生作用,然而用它對恐怖分子實施威懾,卻有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9.11”事件後,美國成立了國土安全部,隨後又從全球戰區中專門劃分出北方司令部,這些舉措都是為了加強國土防禦。

  美國新版反恐戰略認為,本土反恐防禦不同於其他任何地區的重要特點是,其涵蓋面更廣泛,特別是在航空安全、海岸安全、網絡空間安全等許多方面,需要更加綜合的能力,這些能力需要在法律的保障下,在軍隊、地方政府部門的多方努力下得以形成。由於反恐戰爭主要在海外展開,本土反恐基礎建設十分欠缺,奧巴馬實施反恐防禦重點在投資建設本土反恐基礎設施,這從根本上削減了美軍在海外大搞反恐幹預的本錢。

  美國實行定點清除行動取代反恐戰爭,情報、特種部隊和無人機三結合。美國在反恐方式上最大的轉變就是由明轉暗,情報工作、特種部隊和無人機都恰恰符合這種需要。白宮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約翰.布倫南說,美國將更多借助特種部隊突襲等“外科手術式”行動,打擊“基地”組織,盡量避免大規模地面軍事行動。

  在擊斃拉登的行動中,情報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有關統計,美國部署在海外的特種部隊有1.3萬人,在小布什執政時期部署在60多個國家,而今奧巴馬將其擴展部署到近80個國家。美國使用“捕食者”無人機來打擊”基地”組織頭目方面也有過輝煌戰果,其中包括2008年成功擊斃”基地”組織頭目利比和賈扎裡。已經嘗到定點清除甜頭的美軍,今後將更加倚重這種方式。

  美國將更注重威懾效力,斬首拉登就是殺一儆百。美國政府歷來有著“胡蘿蔔加大棒”的傳統,美國大片中也不乏殺一儆百的例子,向人們展現了一種重視威懾的文化。

  使對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決心和力量是威懾的三要素之一。此次通過斬首拉登和頒布新版反恐戰略,美國就成功地向恐怖分子傳遞了威懾。美國社會有著較強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美國國內法對死刑有著嚴格的限制,但規定對危害美國的恐怖分子只有死刑。儘管拉登死後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採取了一系列報復行動,但從規模和影響看很多還是象徵性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