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的崛起與國際秩序的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9-08 10:10:53  


 
  有分析認為,經過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以及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已經大為下降,其對國際秩序的塑造能力以及影響能力都大幅下降。與此同時,中國的迅速崛起以及隨著上漲的影響力將使得其對現存國際秩序的影響力增強。這種實力上的此消彼長將使得國際秩序向中國式的專制秩序傾斜,以西方自由主義為基礎的自由國際秩序將走向終點。

  這種分析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即美國的實力並沒有下降到對現存國際秩序失去控制力的地步,而中國也並沒有推動現存國際秩序轉向的能力。

  誠然,目前美國的實力的確有所削弱,但它仍然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對國際事務擁有關鍵的影響力。在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美國仍然擁有關鍵性的影響力。同時,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也並未喪失,世界上尚未出現可以與美元競爭國際貨幣的貨幣。

  在國際政治領域,美國通過鞏固舊同盟,結交新盟友,仍然保持著對全球事務的控制權,雖然這種控制權並不直接表現為美國的直接干預(最近的利比亞事件即是一例)。

  此外,美國的自由民主價值觀仍然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中擴散。始自年初的突尼斯、埃及以及利比亞事件顯示出了這種價值觀的巨大吸引力。

  而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要推動現存的國際秩序轉向則實在是力有未逮。

  首先,在經濟領域,中國雖然GDP躍居世界第二的寶座,但其在世界經濟體制“三大支柱”中的影響力遠不能撼動美國的主導地位。況且,中國自身的經濟也一直面臨著硬著陸的危險。其次,在國際政治領域,中國雖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其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度並不高,影響力也較弱。在年初的中東、北非動蕩中,中國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即是明證。雖然中國也積極組織召開了“金磚國家”會議,擴大了其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力仍有限,且有待驗證。再次,金融危機後,中國國內有一些學者提出了中國模式,試圖以此拓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但這一提法即使是在中國國內也遭到了大多數學者以及部分政府官員的批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