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蔣介石最後歲月:留16字遺囑給蔣經國

http://www.CRNTT.com   2012-09-23 09:55:29  


 
  七月二十二日,也就是他就任第五任“總統”後兩個月,蔣介石在中興賓館呈現昏迷狀態。

  這裡還有一個關鍵性的插曲。早在蔣介石昏迷前一個月,榮民總醫院曾經為蔣介石作了一次全身健康檢查,陳耀翰醫師從儀器數據報告中,驚覺蔣介石的心臟擴大現象較前更加明顯,如果再不善加調養,恐怕發生不測。耿直的陳耀翰因而當面向蔣介石陳述病情,建議他應該即刻停止一切活動,休假半年。蔣介石聞言大感驚惶,回官邸即與宋美齡商議,宋美齡唯恐蔣介石一旦請假,豈不大權旁落,立即招來陳耀翰,嚴厲申斥他不該在蔣介石面前“危言聳聽”。宋美齡的態度明顯予人諱疾忌醫、權位遠比健康重要的錯覺。從此,醫官裡邊再也沒人敢開口要蔣介石休息,終至鑄成一個月後蔣介石之昏迷意外。

  蔣介石這次昏迷病情嚴重,醫師不敢輕易移動他,只得將他留在中興賓館就地治療。一支由十二位榮民總醫院醫師為主力的醫療小組正式成立,並且在餘南庚趕到台灣後,由餘南庚指揮醫療小組,於八月六日夜間九時四十分,趁蔣介石熟睡後,將他抬上一部進口全新救護車,沿途交通管制,禁止人車通行,以時速二十公裡慢速度駕駛,將蔣介石送進台北榮民總醫院“第六病房”。

  八月十一日上午八點鐘,餘南庚在榮民總醫院主持醫療會議,坐在主位的是宋美齡,坐次位的是蔣經國。餘南庚匯報,蔣介石心臟恢複正常,但肺部有積水現象,體力衰弱。當時,蔣介石雖已恢複進食,但體重僅有四十六公斤,較前直綫消瘦近十公斤。

  為了全力挽救蔣介石健康,榮總奉蔣經國、宋美齡之命,投入了巨大的人物、物力等醫療資源。一位孔宋家族延聘的美國名醫,親見台北榮民總醫院專供蔣介石使用的“第六病房”,集合島內名醫與護理人員組成醫療小組,二十四小時全天候輪番照護,當局更投入了衆多先進設備儀器,陸續將中興賓館、士林官邸改裝成一座“小型醫院”,這位美國醫師感慨系之地說,全世界大概只有台灣會投入不可估量的醫療資源,用在一位老人身上。

  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三日,蔣介石重病剛滿一周年,島內小道消息盛傳蔣介石病危,或者甚至已不在人間。蔣經國為掃除外界各種謠諑,趁蔣孝勇(蔣介石之么孫)剛巧於當天在士林官邸凱歌堂舉行婚禮的時機,安排蔣孝勇、方智怡新婚夫妻,到榮總第六病房,與蔣介石、宋美齡合影留念。攝影官胡崇賢洗出照片後,由宋美齡、蔣經國挑選蔣介石看來神情最健好的一張,交付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向全世界發布,印證蔣介石尚很健康地存活於世。

  拍照之前,隨從人員發覺,暫時脫離重病階段的蔣介石,固然已可端坐椅子上,活動能力也尚稱靈活,惟獨右手因纏綿病榻,又長年接受注射輸液,肌肉已嚴重萎縮。坐在古董紅木椅子上,左手尚可勉強握住椅子把手,右手卻因嚴重萎縮,不僅無力握住把手,更因不聽使喚而頻頻垂落。為不讓人看出蔣的右手失去正常功能,宋美齡外甥女孔令偉命侍從以醫藥膠布,將蔣的右手固定粘綁在椅子把手上,以免拍照時露出破綻。

  講到蔣介石的右手,在他肌肉萎縮之前,他曾經掙扎著以毛筆寫了一幅字,書謂:“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這筆字,應該是蔣介石在一九七二年七月中興賓館昏迷蘇醒以後的作品。這幅字完成以後,交給了蔣經國,蔣經國立即差人把這幅字框裱起來,掛在自己堂屋內,供其拳拳服膺,日夜審視反省。

  蔣經國在乃父去世之後,於一九七五年四月十四日,曾經如此評說這幅字之深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