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千島湖水下古城開發之惑

http://www.CRNTT.com   2014-03-04 12:51:51  


 
旅遊產業內憂外患

  千島湖建湖之前,淳安航運發達,是徽商水運的必經之路,也是浙江省甲等富裕縣。1959年前後為建新安江水電站,原淳安、遂安兩縣城及30萬畝良田被淹沒水底,29萬人移民,155家企業外遷,原有基礎設施損失殆盡,未獲經濟補償。

  相比杭州其他縣區,淳安的經濟因此倒退了30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才恢復到建湖之前的水平。上世紀90年代,正當鄉鎮企業處於改革發展的躍進期,應浙江省要求,千島湖的環境保護工作升級,全縣40餘家造紙、化工、電鍍等污染企業全部被關停,成為浙江首個實現環保目標的縣。

  像全國其他地區一樣,近年來土地財政也左右了淳安。2008年24億元的土地出讓金,創下了淳安縣史之最,是當年本地財政收入的2倍以上。即便是地產市場投資較為黯淡的後續幾年,也貢獻了至少每年12億元的土地出讓金。

  但是,淳安的土地財政模式如今也遇到了另一種壓力。近兩年來,因違規填湖開發高爾夫球場、別墅、酒店商業項目,千島湖風景區接連受到央視等媒體指責。

  與此同時,為了加快經濟發展,淳安在2012年提出了“以湖興縣、蝶變淳安”的發展戰略,“重點項目大推進”“千億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其思路是做大旅遊主體產業。

  按照淳安縣設定的“十二五”(2011-2015)規劃,這5年裡淳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發展繼續保持較高增速,發展水平在欠發達地區進一步進位爭先,到2016年,生產總值超22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衝20億元。

  《淳安縣“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底,淳安的旅遊經濟總收入要由2010年的45.4億元增至100億元,“旅遊業對GDP的直接貢獻率力爭達到15%以上”。

  方陽透露,目前純粹的千島湖旅遊業收入占據了淳安縣GDP總量的15%左右。但如果算上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服務業,比如餐飲、療養等,則占據了淳安GDP總量的41%左右。以此衡量的話,意味著淳安的旅遊產業的比重還會增加。

  不過,千島湖的旅遊業也面臨著現實的挑戰,這種挑戰一方面來自外部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近年來國內景區數量越來越多,遊客出行的目的地越來越不確定;另一方面則來自內部,根據《淳安縣“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的說法,千島湖的“觀光旅遊產品過於單一,參與性活動項目少,景點改造任務繁重;按照打造國際旅遊休閑度假勝地的要求,休閑旅遊產品的豐度不夠,參與性不強,體驗性項目較少”。

重建,另類商業開發

  2012年,央視直播了千島湖底尋訪千年古城的節目,在電視畫面上出現了在水下拍攝的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墻。

  水下古城名聲大振,各方資本也聞風而至—這顯然是一個好的商機—水底旅遊既是懷舊的好載體,同時也可迎合人們的探險、獵奇欲望。

  “這兩年找上來的企業老板很多,大家都意識到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資源,有商機在。我們歡迎各種民間資本。”張宏根說。

  某種程度而言,文物開發與保護、政府監管與企業利益,是兩對長期共存的矛盾,只有經過對撞和磨合,才能達到相對平衡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