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蟑螂與蚊子 折射台灣政商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10-10-12 08:28:06  


蚊子工程雖小,原來“五臟俱全”。
  中評社台北10月12日訊/文化評論者南方朔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必先有蟑螂,而後才有蚊子!”作者認為:“台灣各種蚊子建築物和大型的蚊子工業區多不勝數。它賠掉了台灣的財政健康,數百千億就這樣被燒掉;它的政商勾串,也養出了許多政商蟑螂。政府的投入、公共設施的投資可以產生長遠的效益,而所有的蚊子化支出,則只是形同一種對少數特權公司的福利支出,蚊子建築物多,其他公共設施的建設必然差。從這個角度看,各種蚊子建築物不只是在浪費公帑而已,它更是對人民福祉的另一種剝削;人們對它不能只是笑罵,而是應努力加以改革掉。”文章內容如下:
 
  師大及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姚瑞中及其學生,對台灣各地的閒置公共建築,即所謂的“蚊子建築”所做的抽樣踏查,乃是近年來校園學術界對台灣本地所做的最傑出貢獻。因為他們不僅將重要的蚊子建築做了登錄見證,其實也間接觸及了台灣政商圈裡最黑暗也最重要的板塊。在蚊子滋生之前,必定已蟑螂飛舞成一片。不肖的政商關係就是台灣的蟑螂! 

  眾所週知,政府公共採購,乃是每個經濟體內需行為裡的最大宗,隨便一出手就是數億、數十億、甚至超過百億。早年在“黨國”資本主義階段,公共工程即是重要環節,今天雖時代已變,但由許多專包政府工程的公司及它們可疑的行為,如我們細細追蹤,仍可發現蛛絲馬跡裡有著深厚的政商勾串暗影。這種政商勾串,高層如此,各縣市也沒差多少,而且是兩黨皆然。它已成了台灣政治運作裡的一種重要的潛規則。於是,我們看到了: 

  ──政商之間親密得如同穿一條褲子,可透過流標的手段而行綁標圍標之實,甚至商人越俎代庖的幫政府制訂工程預算書,這種沆瀣一氣行為已可謂舉世罕見。 

  ──當某人當權,即用人民的納稅錢大慷他人之慨,玩弄著台灣式的“豬肉桶政治”,而工程建築即是最好的照顧兄弟之籌碼。而我們都知道在搞建築之前,去吹噓它是多麼的重要,這種工作太容易了,再加上要找甚麼評審委員助陣一點也不困難。於是全台灣遂“蚊子館”、“蚊子停車場”、“蚊子商場”、“蚊子焚化爐”、“蚊子文化中心”、“蚊子極限運動場”等多不勝數,尤其恐怖的乃是大型的“蚊子工業區”也告氾濫。幾百個這種蚊子因為多得已不稀奇,因而人們已把它給忘了,只有到每年登革熱流行,必須噴藥時,各地方的衛生局才會想起它的存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