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孫亞夫入島入心宣講對台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2-12-24 09:47:21  


 
  因此,即使是孫亞夫本人的解讀內容,也因對象的不同,就有著某些微妙的調適。比如,在《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一文中,由於是以大陸黨政幹部及民眾為解讀對象,因而就是以全面宣講中共的對台政策,及重點宣講中共“十八大”的最新對台政策為主,既回顧了中共“十七大”以來台灣內部的形勢發展,也總結了中共“十七大”以來對台政策的成績和經驗,並提出必須全面理解中共“十八大”的指導思想,特別提出要全面理解中共“十八大關於今後一個時期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及任務,一是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核心是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二是要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拓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進道路;三是要努力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彙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四是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要條件和穩定環境。

  而孫亞夫在台灣的宣講,由於對像是台灣政壇上的朝野高層人士,尤其是長期熱心關注兩岸事務並以對此進行研究作為自己主要專業及職業的學者專家,而且還有民進黨的高層及智囊式人物,並通過媒體的報道而傳播給廣大民眾知悉,因而孫亞夫在宣講內容及語調方面,等與其《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一文有所不同,而且主要是集中在“解惑釋疑”方面。這是對台工作中的將大陸對台政策“入島入戶入心”地進行宣傳的一種靈活並有效的新方式。

  關於“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的主張,孫亞夫就指出,這是著眼於為全面發展兩岸關係打好基礎,以利於兩岸平等協商和各方面交往,並找到打開破解政治難題瓶頸的辦法。其精粹是在於“找到打開破解政治難題瓶頸的辦法」。實際上,前一段時間,台灣地區就有不少人對“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有不同理解,連馬英九也說是早在大陸與美國建交時,宣佈不再炮轟金門,兩岸就已真正“停火”;而在台灣地區“修憲”時,終止“動員勘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即不再將大陸視為“叛亂集團”。這兩者就都已是“合情合理安排”。而孫亞夫的“找到打開破解政治難題瓶頸的辦法之說,就間接作出了回應,指出“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是“未來式的,而不是“過去式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