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美國再打“台灣牌”或將沒有贏家

http://www.CRNTT.com   2018-07-27 00:15:17  


 
  (二)台灣和平獨立。這是某些美方人士長期積極鼓動的情形。在他們看來,既然台灣沒有“武獨”的可能性,只能退而求其次,試探“和獨”的可能性。美國知名台海問題專家卜睿哲表示,美國從來沒有反對兩岸統一,美方立場是雙方的分歧應當“和平解決”,要符合兩岸人民的願望,重要的是有“民主體系的台灣人民”。白宮國安會負責戰略計劃的高級主任史博丁表示,美國政策是希望看到兩岸關係的最後結果是在沒有脅迫條件下的“和平解決”(並非“和平統一”)。過去二十多年來,島內“台獨”勢力不遺餘力推行“文化台獨”,鼓吹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決定,不斷擴大“台獨”的民意基礎,以“獨派”誤導的所謂“普遍民意”對抗大陸,台灣當局則竭力在提升美台關係、拓展所謂的國際空間方面尋求支持,甚至謀求加入美日軍事同盟,伺機走向“和獨”。一些美國政客不斷為“台獨”勢力撐腰打氣,且不斷加碼。顯然,某些美方人士與島內“獨派”沆瀣一氣,相互唱和,正在以“切香腸”的方式,試圖朝“和獨”的方向努力。

  (三)維持兩岸現狀。這是美國政府基於現實利益的公開宣誓,因為在兩岸“不統不獨”的現狀下,美方既可以通過美台軍事交流與合作,把台灣作為遏制中國大陸的棋子,又能向台灣當局高價出售武器謀取暴利,在貿易上逼迫台灣當局讓步,撈取額外的好處。美方多次表示,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既反對大陸以武力統一台灣,又不支持“台獨”。美方立場有其內在邏輯:一方面,不希望兩岸關係過於親近,更不願意看到兩岸統一,不願意接受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另一方面,倘若“台獨”勢力鬧過了頭,中方必然會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戰時美方將進退維谷,無論是否介入台海戰爭,都將損害美國利益。當然,美方近來不斷推出支持“台獨”的小動作,本身恰恰是在改變兩岸現狀。

  (四)大陸武力統一。美國政府一直希望中方承諾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1974年11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時表示,美國可以廢除“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前提是中國政府先聲明將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對此,中方態度很明確,即美台“斷交、廢約、撤軍”三原則必須堅持,不應有什麼前提條件,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美國不應也無權在這個問題上指手劃腳。1977年8月,美國國務卿萬斯訪華時表示,美國可以接受中國的三原則,不過中國政府必須“明確承諾”或“默認”不對台使用武力來達到統一的目標,甚至提出中美建交後,應由美國發表一項單方聲明,宣佈對台灣的未來“表示關切”。此類說辭再次被中方拒絕。1978年中美進行建交談判,雙方的主要分歧仍然是台灣問題,經過艱難的談判,美方最終接受“斷交、撤軍、廢約”三原則,中方同意不再提“解放台灣”的口號,代之以“統一祖國”。中國政府從未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並於2005年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明確了法律底線,一旦面臨國家分裂危險,將堅決以“武統”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五)兩岸和平統一。美國政府多次作出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的表示。1998年6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北大演講時表示,美國對兩岸的“和平統一不構成障礙”,“中國的重新統一應當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美國鼓勵兩岸對話,以實現這一目標”。2004年10月,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希望中國採取和平形式實現統一。事實上,美方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兩岸統一,“和統”是其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形,作出上述表示只是擺擺姿態而已。美方認為,如果兩岸統一不可避免,與其“和統”,不如“武統”,這樣至少能通過戰爭削弱中國實力。至於戰爭將給台灣民眾帶來多少的生命財產損失,美方根本不關心,反正死難者不是美國人,戰火摧毀的也不是美國的設施和財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