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四問中國對外援建

http://www.CRNTT.com   2012-11-07 12:09:24  


 

  根據美國研究數據,中國僅5年中對外援助就高達4908.6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官方數據歷年總額的2倍

  然而,美國國會研究處曾年援引紐約大學的研究數據,發布了一份名為《中國在非洲、拉丁美洲及東南亞的對外援助及政府投資》報告,整理了從2002年至2007年間中國政府對外經濟援助的數據總額,共計747.4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708.62億),遠遠超過白皮書中的數據。其中僅2006年就高達275.18億美元。

  根據同期的《美國外交部行動預算》顯示,2006年預算共計231億美元。英國《金融時報》也指出,2009-2010年間,中國借給發展中國家的錢比世界銀行的還要多。即便在白皮書公布之後,依舊有研究機構指出,“報告中所提到的數據遠無法達到經合組織(OECD)的標準。而在更多時候,一些政府的介入甚至無法‘定價’。例如志願者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輸出。”

  ■ 援助用於何處?本為雙贏,難避腐敗

  中國援助“沒有任何附加政治條件”難保真正用之於民,用於社會民生的比重僅3.2%

  1995年,中國啟動了對外援助機制改革,提出今後以優惠貸款作為主要的援助方式。根據《中國對外援助》白皮書介紹,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向76個國家提供了優惠貸款,支持項目325個,其中建成142個。而“50多年間,中國援助了53個非洲國家,這些援助以非方需求為前提,沒有任何附加政治條件。援建項目近900個。”事實上,老百姓並不知道“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慷慨”是否真正用之於民。而對方政府或相關領導者貪污腐化,援助時還不附加條件,結果往往是中國出力不討好。

  與之相比,在援助項目方面,歐盟更為傾向於將援助資金投向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而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在今年4月公布的《中國的對外援助》白皮書,中國對外援助方式主要集中在成套項目、一般物資、技術合作等反面,以2009年中國投向非洲的對外援助資金為例,優惠貸款的61.0%均用於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僅有3.2%用於社會公共設施的建設。

  透明度低的“綁定援助”,同樣可能產生虛開發票的腐敗問題

  另一方面,中國往往是通過成套援助的方式對受援國“給予”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中方負責項目考察、勘察、設計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過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設備、建築材料,派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和指導施工、安裝和試生產。項目竣工後,移交受援國使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