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两岸经贸整合的拉美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09:58:00  


  中評社北京7月7日訊/學者向駿撰文《兩岸經貿整合的拉美機遇》指出,根據TPP官網,台灣於去年11月宣布願意加入談判,然因TPP一直被北京視為美國經濟圍堵中國的工具,因此台灣能否加入,成為兩岸互信的試金石。
 
  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訪台後,台灣的陸委會主任王郁琦在首次記者會宣布,雙方同意把兩岸經濟合作衍生到區域經濟合作的部分“共同研究”可行方案,其內容當然包括台灣“總統”馬英九一再強調、台灣要加入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本文以TPP為例,提供可“共同研究”的方向。

  近年來拉丁美洲已分裂為東、西兩部份,其間差異性不小,甚至導致以“兩種速度”發展。先看濱大西洋(Atlantic coast)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簡稱南共市)。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四國總統,在巴拉圭首都亞鬆森簽約成立南共市,1995年1月1日正式運作。

  南共市是南美最大的經貿整合組織,成員國間的貿易額,從1991年的41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1049億美元。但成員國之間齟齬不斷,尤其近年來巴西和阿根廷因高築貿易壁壘,導致內部分化。阿根廷與烏拉圭之間的造紙廠糾紛,也引發不小風波。2012年6月巴拉圭因“國會”“快速彈劾”民選“總統”盧戈(Fernando Lugo),被暫時中止會籍。委內瑞拉因此得於7月31日正式成為南共市第五個會員國,但也增添了反美色彩。

  再看“太平洋聯盟”(Pacific Alliance)。2012年6月6日智利、墨西哥、秘魯和哥倫比亞四個拉美國家“總統”,齊聚智利簽署框架協定後,“太平洋聯盟”正式成立。除哥斯達黎加於今年2月成為正式會員國外,該聯盟目前擁有美國、中國等33個觀察員,已成為全球經貿整合的新典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