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佐藤充教給我們的信念

http://www.CRNTT.com   2011-03-20 09:05:36  


網上流傳的佐藤充照片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訊/看著佐藤充遇難前的那段視頻,他在激流中左衝右突,掙扎著奔逃,最終被浪濤裹挾而去,我心中突然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痛感。這種痛感,不是一個中國人對日本人的痛感,而是人類的一員,對另一員的遭遇的深深感動和傷感。此間作家曾穎撰文“佐藤充教給我們的信念”:

  就像過去許多次人類遭遇到災難的時刻一樣,在這次日本地震及海嘯中,出現了很多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重災區宮城縣女川町一位名叫佐藤充的日本人的事跡,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自己已逃到高處脫離險境之後,看到20名不熟悉當地情況的中國研修生所處的位置不夠高,於是衝過去,帶著她們跑到更高處的神社避難。安頓好研修生後,佐藤充又衝回宿舍樓,去營救妻女。但宿舍樓很快被海水淹沒,佐藤充再也沒有跑出來。

  佐藤充的事跡,在網上廣為流傳。看著他遇難前的那段視頻,他在激流中左衝右突,掙扎著奔逃,最終被浪濤裹挾而去,我心中突然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痛感。這種痛感,不是一個中國人對日本人的痛感,而是人類的一員,對另一員的遭遇的深深感動和傷感。這種感受,和2008年家鄉四川什邡遭遇強烈地震時我看到鄉親父老們受難時的感受一模一樣。我想,這是作為人的一種基本反應———同類與同類之間,在對方遇到苦難時,最應該表現的品質,是相互救助,最應該具備的情感,是悲憫。

  在自然面前,人類又一次體驗到如螻蟻般的微不足道。當地震來襲,大浪奔湧,所有的奔逃與掙扎,都顯得那樣渺茫和絕望。在那樣關鍵的時候,生,是一種偶然和幸運,而死,卻是一種無底的絕望。將這種幸運送給別人,不是平常在電梯上惺惺然的“女士優先”,而是將生與死,希望與絕望易位。這樣的神聖舉動,在遙遠的泰坦尼克號上,曾經發生過,那些把生之希望留給婦孺,慷慨從容長眠於海底的紳士們,用生命演繹的,就是人類最崇高最神聖的人性之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