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北京專家:放下包袱創民共對話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00:06:32  


 
  民進黨自我設限、自我麻醉、自我滿足的結果,使得該黨20多年來的路線轉型進程大多瞻前顧後、半途而廢或畏首畏尾、無疾而終,讓外界特別是島內民眾越來越對其喪失信心和耐心。可以說,民進黨已喪失了創黨之初的改革創新精神,給外界的印象是,無人敢於、無人能夠挑戰“台獨黨綱”,實現對“台獨”路線的戰略轉型,民進黨自身已無糾錯能力。面對在“台獨”問題上積重難返的民進黨,新任黨主席蘇貞昌有堅強的意志和足夠的魄力加以改變嗎?若非如此,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將不僅成為“一哩寬的大河”,甚至變成難以逾越的天塹鴻溝。

   民進黨存在兩大思維盲點和誤區

  (一)對外,民進黨未能客觀正視和正確應對“大陸因素”,對大陸“反獨”和美國對台政策抱有幻想

  當今的中國大陸早已不是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時代的大陸了,大陸實力的增強對美國對台政策的影響力也在進一步增大。對於這樣一個快速崛起、日益強大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民進黨不能無視東方巨人的存在,或者像皇帝新裝式地假裝看不見,民進黨在制訂路線政策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大陸的態度和反應。長期研究選舉投票行為的台灣東吳大學教授游盈隆認為,“大陸因素在未來‘總統’大選中將是一個‘常數’而不是‘變數’,它的影響力愈來愈大。至於能否扮演‘否決團體’的角色,要看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能耐”。①坦率地說,島內政治力量特別是主要政黨都應客觀正視、正確應對大陸因素,同大陸友好相處對台灣國民兩大黨而言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大陸因素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是,大陸的發展正對台灣政局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從目前的態勢和發展趨勢看,大陸因素對島內社會的影響已從過去被「台獨”勢力抹黑的“負面角色”開始發揮越來越強的“正面效應”。過去只要和大陸站在一起,就容易被扣上“親中賣台”的“紅帽子”,現在這種做法已經失靈,這是2012年“大選”馬英九、國民黨敢於打“兩岸牌”的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