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北京專家:放下包袱創民共對話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00:06:32  


 
   民進黨只有放棄“台獨黨綱”進行實質轉型才能真正突破發展瓶頸

  筆者認為,民進黨的路線轉型大體可分為戰略轉型和策略調整兩個層次:前者是指民進黨從根本上放棄“台獨”立場、認同“一個中國”的框架,在兩岸關係上實現具有實質意義的戰略轉型;後者則是指民進黨為了選舉等政治利益淡化“台獨”而進行的策略調整。民進黨只有正本清源,痛下決心,拋棄“台獨”,實現戰略轉型,才能脫胎換骨,為民進黨的長遠健康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一)民進黨“台獨”路線轉型僅停留在策略調整的層次

  對歷史的考察表明,民進黨從未真正認識到放棄“台獨”的極端重要性,只是迫於選舉等外在壓力通過精心包裝和創意模糊對“台獨”進行過幾次策略調整,在“台獨”問題上迄未進行具有實質意義的戰略轉型。

  在民進黨近26年的發展中,較具指標意義的轉型是1999年5月民進黨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以“決議文”形式重新詮釋“台獨黨綱”,與僵硬的“台獨黨綱”相比,間接承認了“中華民國”,雖具有一定的意義,但其“台獨”本質未變,只能視為是民進黨為突破發展困境,淡化“台獨”形象,爭取2000年大選勝利而進行的重大策略調整。

  2011年8月民進黨拋出的“十年政綱”也具有相同的特徵。它集中反映了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形勢下不得不進行路線轉型的基本趨向,但其基本仍是主張,在堅持“事實台獨”的前提下,採取“政經分離”的做法,以民主的原則和程式,構建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關係。在對待“台獨”的問題上,只能算作是重回“台灣前途決議文”而已。亦即,經過12年的努力,民進黨在陳水扁“法理台獨”碰壁後,在路線轉型問題上又退回到1999年的認識水準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