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邱震海:中國對朝戰略的尷尬折射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3-03-06 09:38:55  


 
中國對朝戰略的根子在國內

  上世紀“文革”之後,中國曾有過兩次與傳統盟友翻臉的經歷,一是與阿爾巴尼亞的絕交,二是與越南關係的破裂。中國當年的這兩次決定,均基於中國當時的實際處境和戰略需求,那就是中國當時需要與傳統的意識形態有所決裂,並逐漸開啟改革開放的進程。

  那麼,今天和未來中國的實際處境和戰略利益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表面上看似乎與朝鮮問題無關,但實際上中國在對朝戰略上的考量,卻無時無刻不牽連著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本身,也是今天和未來中國戰略的根本問題,不但涉及到外交,也涉及到內政。

  今天的中國之所以與國際社會發生如此多的衝突,其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的崛起進程衝擊了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心理秩序;二是中國在意識形態與行為規範上均與國際社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上面的第一個原因,屬於中國崛起帶來的客觀變化,中國無須為此攬上責任,中國要做的僅是將這些衝擊盡可能減少到最低限度;但第二個原因,則屬於中國主觀研判和選擇範疇,既涉及到中國的文化心態,也涉及到中國的戰略研判,更涉及到中國對價值觀的選擇。

  作為一個曾受西方奴役的文明大國,中國至今雖已崛起,但仍殘留著深深的歷史悲情,這在文化心態上影響著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有意問鼎世界地位的大國,中國對於如何處理與現有全球和地區大國之前的關係,尤其是如何處理其間的衝突,中國至少在現階段還存在著明顯的戰略茫然;同時,作為一個轉型中的國家,中國在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裡的體制和觀念也在迅速轉型之中。

  這些年,中國國內改革的一個關鍵瓶頸在於,政治體制改革明顯滯後於經濟體制改革,其背後的深刻原因是政治觀念的更新明顯滯後於市場經濟的發展,以致於今天面對市場經濟出現的問題,往往一籌莫展並延伸出在改革舉措上的遲緩。

  上述的戰略茫然和政治觀念滯後,一定程度成對朝戰略的背景。更值得觀察的是,中國對朝戰略的困境與前幾年中國國內其他領域裡的明顯左轉,存在著某種內在聯繫,其最後的結果是:中朝在意識形態裡的紐帶成為一個空泛的概念,而朝鮮對中國國家利益的損害則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