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運會正滑向慢性危機:申奧成本壓垮舉辦城市

http://www.CRNTT.com   2014-08-20 11:53:32  


 
  急速膨脹的奧運成本可能會壓垮舉辦城市。比如雅典,甚至有人認為,希臘之所以幾近違約,要部分歸咎於2004年奧運會欠下的債務。場館成為廢墟,破敗的紀念建築被荒棄。

  奧運會過後,那些本可以用來資助惠及全社會的基礎設施項目的稅款,必須用於償債。與此同時,IOC卻跳上飛機奔向下個舉辦地。一個獨立的委員會可以避免這種趨勢,它將保證開支流向公共交通等真實需求,尤其是地鐵、輕軌和公交網絡這類可持續的系統。

  每兩年,狂熱支持奧運的那幫人就會釋放內心深處的阿爾·戈爾(Al Gore),鼓吹什麼“史上最綠色的奧運”。悲哀的是,現實總是趕不上公關。倫敦奧委會成立了旨在監督環境行為的可持續委員會,不過這家機構沒有實權。事實證明,當官方讓BP這樣的企業成為“可持續夥伴”的時候,唯一的甄選標準就是看誰的錢包夠鼓。

  奧運會不應該採取散發著“漂綠”意味的付費入場模式,而是需要一家獨立監督機構來讓各承辦地的組委會按章行事。這家監督機構必須有實權,如有必要,有權強制履行可持續承諾並開出罰單。減少奧運會生態足跡的另一項革新是,鼓勵有新意的申辦方式,可以多座城市乃至幾個鄰國共同申辦。這樣做可以分攤成本,減少對新建築項目的需求。

  最後,IOC應讓舉辦城市的遴選配得上《奧林匹克憲章》的崇高準則:違反人權的國家不得承辦奧運。北京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時,IOC的成員國對這個決定贊不絕口,認為它是一個迫使中國改善人權記錄的手段。我們沒見到任何改善。

  只有在兩屆奧運會間隔的年份裡,壓力才會消失,實施一些清醒改革的機會才會出現。就像國際足聯(FIFA)和世界杯(World Cup)一樣,變化都是在比賽之外發生的。新主席上台後,IOC必須行動起來——否則未來將再也找不到一個聲譽良好的國家來承辦奧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