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李義虎:紀念抗戰勝利 重溫命運共同體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15-08-17 00:10:28  


(中評社 徐夢溪攝)
 
  激活“海絲基因” 抓住一帶一路機遇

  李義虎表示,與ECFA相比,“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為台灣帶來的發展機遇更大。“一帶一路”規劃打造世界最長經濟走廊,目前已獲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它體現了新的發展與合作理念,打造了新型的區域合作模式,會為整個區域經濟帶來新的變化。“島內有這樣的說法,這次‘一帶一路’為台灣提供的機遇可以與改革開放相提並論,甚至更大”,李義虎告訴記者。

  李義虎分析說,台灣要考慮自身在這一倡議中的位置,並考慮如何抓住這一機遇。因為台灣在區域整合中被邊緣化,對台灣經濟發展很不利。中韓FTA、中澳FTA成功簽署後,台灣經濟感受到更大壓力。這種情況下,如果台灣置身其外,其經濟會受到極大影響。相反,如果台灣抓住這次機遇,可以使得台灣融入到區域合作機制之中,激活台灣經濟。

  他強調,台灣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擁有優秀的“海絲基因”,“如果台灣能夠激活這種‘海絲基因’,投入到‘一帶一路’建設,那麼台灣將擁有更多發展機會”。“但如果台灣奉行政治掛帥,將經濟拋到一邊,就只能自食其果。”

  他還指出,島內主流意見比較理性,他們認為台灣可以加入亞投行,台灣一些智庫也較早做了關於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研究和預判,呈現出積極進取的態度,所以台灣沒有像去年“反服貿”那樣立即反彈。但選情的變化和最近“反課綱”運動的爆發,島內社會的政治過熱和泛政治化會使理性的頭腦發熱,“就像‘文革’衝擊經濟建設,致使台灣走入不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發展亟需轉方式、調結構。在新常態下,由於人力資本上升、環境等因素,台企和大陸企業一樣都面臨壓力。但新常態也蘊藏著新的機遇,台企和陸企都應主動適應新常態,找到新的商機。他說,“中央提出了‘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其中‘一帶一路’重點是走出去,如果台灣企業順應‘一帶一路’的路徑,一方面可向中西部發展,另一方面可以走向中亞、中東,去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