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台灣當局南海政策有何新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16-10-18 00:08:41  


 
  台灣當局南海政策的新動向

  在南海事務多重復合博弈下,台灣當局的南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國際政治情勢、兩岸關係和內部政治生態平衡的產物,已經逐漸走出了兩蔣時期基於民族大義和祖宗財產的時代,轉變為以台灣利益作為出發點。這是台灣安全和身份困境的縮影,相對來說缺少獨立性。

  (一)台灣南海政策基調的二元化

  台灣國民黨當局南海政策的基調是在堅持“主權在我”基礎上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與和平解決爭端,對任何國家以任何理由或方式主張或佔據都一概不承認,這些是底線。馬英九當局的南海主張論述具有一致性,未有妥協和退縮。歷次政治聲明都宣稱南海諸島及其周遭海域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以及海域,即“無論就歷史、地理及國際法而言,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山群島及周遭水域,都屬於‘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水域”。在這種政策導向下,在“中菲南海仲裁案”中,台灣認為本案與“中華民國”完全無涉,“中華民國”政府對相關判決概不承認,亦不接受。同時,美國要求台灣澄清U型線的法律性質及其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關係,放棄歷史性權利的主張,從而對中國大陸的U型線的權利主張釜底抽薪,但並沒有澄清。

  基本南海政策是台灣南海戰略的體現,具體政策實施則是戰術選擇。雖然台灣不斷宣示南海主權,但在具體政策上難有強有力的作為,只能創造模糊空間,保持彈性,進可攻退可守。台灣當局的南海政策的重心在堅持維持現狀,採取低姿態,除太平島外均未採取實際行動,堅持不挑釁和重防禦的政策,甚至可以說是軟弱被動,避免南海區域衝突,很多動作都是比較被動,只是臨時的響應性。時任台灣“國安局長”楊國強在接受“立法院”質詢時說:“我們要親美和陸,應要冷靜扮演和平角色,保持警覺性,保持和平模範生”,“我們建議不要表達立場,做一個最佳平衡的砝碼。”⑦因此,台灣的“南海和平倡議”主張在“不會損害各當事方的主張或阻礙未來在南海地區達成最終協定”的情況下讓南海成為“和平與合作之海”,姿態宣示高於實際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