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一遊各表”看台灣對個人遊的兩種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11-06-24 08:33:58  


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游第一批試點城市為北京市、上海市及福建省廈門市,將於6月28日正式啓動。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訊/如同“九二共識”被台灣方面定義為“一中各表”那樣,即將啟動的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業務,目前也出現了“一遊各表”的情況。實際上,關於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的簡稱,在大陸方面表述為“個人遊”,這是與此前已實行的赴台觀光團隊遊作對稱,也符合現今的實行的,雖然仍是“團進團出”,但遊客到了台灣之後可以離團進行個體旅遊活動的實情。如旅遊局長邵琪偉為此而發表的談話,及國家旅遊局長所公佈的注意事項,都堅持使用“個人遊”的表述。而在台灣方面,則被表述為“自由行”。而這個“自由行”的表述,看來已被賦予了超出旅遊觀光範疇的意涵和期待。

  實際上,“自由行”的表述,表面上看是沿襲了大陸居民赴港澳個人遊的簡稱“自由行”,較為形象,容易上口;也符合大陸遊客在赴港、澳、台之後,可以自由行動,無須跟團的旅遊形態。儘管大陸居民赴港澳旅遊是不設附加條件限制的,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則是增加了一些諸如必須要有二十萬元新台幣財產證明的附加條件。

  然而,台灣方面將之簡稱為“自由行”,是將之賦予了某種意識形態的內涵。實際上,眾所周知,在當年蔣介石渡台之後,台灣地區的政治詞彙中,“自由”是具有特殊的意義的,是當年國民黨政權針對大陸的共產黨政權的專有名詞。因此,在朝鮮戰場上部分被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選擇去台的日子,就被稱為“一‧二三自由日”。而在港澳老區的各行業親台工會,其名稱也被冠以“自由工會”。

  現在台灣地區雖然已經實行民主政治,也已曾進行過政黨輪替,但這種意識形態的痕跡仍然存在,並仍然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陸委會”發佈的“新聞稿”在評議“陸客自由行”的政策意義時,其一是“擴大相關產業受益層面”,其二就是“深度體驗台灣多元民主”。“新聞稿”指出,“陸客自由行”可促進深度交流,使台灣的軟實力更具影響力:“根據我國旅遊業者搜集的信息,陸客來台不為台灣的硬體建設所震撼,但為台灣的人情溫暖與多元自由所折服。開放自由行後,精緻路線與深度旅遊將使更多的陸客得以深刻體會台灣的人文魅力,台灣的軟實力,在兩岸交流過程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