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增速下調的底線應該且可以穩定在7%附近

http://www.CRNTT.com   2015-07-23 07:43:13  


盡管未來國內外經濟環境還有諸多風險和挑戰,但基於對中國經濟增長條件的分析,中國經濟增速回調的底部已經開始顯露。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隨著國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中國正在經歷經濟增速的“換檔”。2011-2014年,經濟增長率由9.5%持續下調到7.4%;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調到7%。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的持續顯現,目前經濟增長開始顯現築底企穩態勢。由於對中國經濟增速下調的原因認識不盡相同,對保持必要的經濟增長水平認識不盡相同,因此對經濟增速下調底線的認識也不同。

  一、中國的潛在經濟增長率高於7%

  中國政府網刊登國研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文章稱,潛在經濟增長率一般是指一國(或地區)的生產要素可以支持的最高經濟增長率。測算潛在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應以人力資源、資金等可測度因素的變化為主,輔之以對技術進步、制度安排等方面變化的定性判斷。

  1、人力資源供給條件沒有發生明顯改變

  2002年到2013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保持增長態勢,2014年出現減少,但幅度很小(145.6萬人),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持續保持在10億人以上。與此同時,就業人員總規模持續擴大,非農產業就業規模持續擴大,農民工規模持續擴大;但其總量與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比較差距明顯。這表明中國人力資源供給條件沒有發生明顯改變(參見表1、圖1)。總體仍處於勞動力利用不充分狀態。

  2、資金供給條件沒有發生明顯改變

  2002-2014年,中國國民總儲蓄率持續保持在40%以上的較高水平,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目前人民幣存款餘額達132萬億(個人存款餘額53萬億),支持經濟發展的儲蓄和資金供給仍然比較充足。
 
  3、技術、制度等方面的條件沒有發生明顯改變

  2002-2014年,在世界技術進步的大潮中,中國與世界經濟之間的交流更為密切,支持技術進步的環境總體趨向改善;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使經濟發展的體制條件趨向改善;資源環境約束雖然趨向增強,但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效果也在不斷提高,資源與環境約束並未明顯加強。綜合分析,人力資源與資金以外的要素條件沒有發生明顯改變。

  2002-2014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92%(按可比價格計算),如果以這一中長期的產出水平為依據,則中國目前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在9%以上;考慮到持續高增長造成的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加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條件後,中國的潛在經濟增長率至少也在7%以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