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智庫評析:中國創新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大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16-03-01 10:18:57  


 
  如果說十二五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的發力點主要是產業創新,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創新發展則是要全面提升中國在未來世界中的創新競爭力的全面創新。根據2016年的GE“創新風向標”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四大最具創新性的國家之一,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在報告中可以看到,中國擁有良好的創新環境,中國公眾對自己國家的創新趨勢也持有十分樂觀的態度:高達93%的中國受訪公眾認為創新是國家最為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中國民眾普遍相信,創新對就業市場將產生正面影響,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創新尤其受到高度評價;高達89%的中國企業表示,協同創新已經為他們帶來了投資回報。

  十三五期間中國創新的最大看點在於以“一帶一路”為引擎的中國海外投資和人民幣全球化正在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大的創新活力。基於習主席提出的以全球視角謀劃和推動創新的戰略思想,中國在十二五期間已經開始逐步加大介入全球經濟的創新力度。面對21世紀人類社會更加錯綜複雜的矛盾、世界經濟日益加重的發展困難、全球環境不斷顯露的巨大危機,國際社會開始從中華文化中尋找智慧與解決辦法,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世界重大經濟政治事務上的話語權也明顯提升。習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正在成為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廣為接受的政治共識。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創新參與正在改變未來世界經濟秩序和發展方向。

  十三五期間,“一帶一路”將會成為中國創新改變世界的重要轉軌時期。據美國經濟咨詢機構IHS環球透視研究,2010年中國占世界製造業份額達到19.8%,超過美國的19.4%,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近5年來,我國鋼、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還會進一步改變未來世界的經濟格局,惠及全球2/3的人口和創造1/3的財富。中國高鐵網絡迅速向中國以南以西持續擴展,在歐亞大陸上用現代技術重建絲綢之路。遍布“一帶一路”國家的中國建造工程,將會為這些國家帶來更多的創富機緣和民生福祉,同時也為中國資本品輸出和人民幣全球化帶來創收契機和財經紅利。這將進一步改變未來世界的戰略格局。

  中國金融創新正在改變世界金融格局,大踏步向世界金融大國和金融強國邁進。中國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和治理改革,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SDR)中的份額占比升至10.92%,居世界第三位。中國加入世界銀行治理結構改革高層委員會,成為世界銀行治理改革重要推動者。在“一帶一路”大戰略的配合下,創建國際社會廣泛參與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無疑將起到人民幣國際化的典範帶頭作用,並促使人民幣早日成為世界上更強勁的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十三五期間,中國還將籌劃啟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推廣CIPS的主要目的無疑是簡化人民幣外匯交易,使人民幣成為更為便捷的國際結算貨幣和廣受歡迎的世界貨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