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不尋常的“日美走近”

http://www.CRNTT.com   2011-01-12 11:44:53  


前原與希拉裡共同舉行記者會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訊/2011年新年伊始,日本外務大臣前原誠司即啟動訪美行程,在1月6日抵達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希拉莉)就近期東亞形勢及國際熱點展開會談,此舉被部分媒體及政治家集團視為是“日美同盟關係”的新開局。

  前原誠司和希拉裡兩人都素有鷹派外長稱號,兩人此次都暗示性地表明了修復日美關係的“誠意”和“用心”。日美兩國也暫時性地繞開了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上所存有的爭議,向外界釋放了外交戰略的建設性新信息。

菅政府更自信並恢復親美路線 

  首先,前原誠司的此次訪美,反映出菅直人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外交戰略上,比上任初期顯得更為自信,已基本消除了前期對於“中美兩國關係走近,美國忽視對日外交”的疑慮和擔憂。而且,與其相反,菅政府似乎更願意接受中美兩國現實的有序競爭狀態的延續,這樣二者在外交戰略的制定及具體外交政策的實施上,就將擴大對日本的需求,進而提升日本在東亞及亞太地區的核心地位和戰略價值。

  其次,作為外務大臣的前原誠司,其此次的訪美是接下來菅直人首相赴美活動的前哨戰,或者說是為菅首相訪美定一個基調。

  值得注意的是,前原反覆地強調“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礎”,事實上是向外界表明菅直人政府外交戰略的重大調整。具體而言,日本民主黨在參加2009年眾議院選舉時,曾突破性地提出“建立緊密且對等的日美關係”,鳩山政權時代初期,更是大張旗鼓地在為“等邊三角形”外交架構而行動。但最終,民主黨改革派及鳩山政權的努力,在日本國內政治的保守氛圍中完全化為泡影;普天間基地的搬遷問題也成為鳩山政權半路摔跤的主要絆腳石之一。吸取了鳩山政權的教訓,菅直人政權重新上路,並認識到“親美”在日本國內政治中存在的市場價值及操作可行性。因此,前原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將自己及菅直人政府親美的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