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個全新的視角:“文明型國家”的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1-05-01 08:01:14  


“文明型國家”意味著中國是一種特別類型的國家
  中評社北京5月1日訊/“文明型國家”為我們分析中國和世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深圳特區報發表瑞士日內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張維為文章稱,“文明型國家”意味著中國是一種特別類型的國家。中國更像一個數百名樂手組成的超大型交響樂團,而世界上多數國家則更像一個小號手、小提琴手或者一個室內管弦樂隊。人數不同,樂器不同,曲目不同,傳承不同,指揮自然也不同,所以中國國家的治理方式也與眾不同。中國國家治理的主要方式只能源於自己的文化和歷史。

  文章分析,在中國模式的指導下,中國“文明型國家”的四大特征人口、地域、傳統、文化都成了崛起的最大優勢:我們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資源和世界最大的潛在市場,我們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地緣優勢,我們有自己悠久的歷史傳承和獨立的思想體系,我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資源。但是如果我們像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樣,放棄中國模式,轉而採用西方模式,那麼我們“文明型國家”最大優勢可能很快就變為我們的最大劣勢:“百國之和”變成“百國之異”,強調和諧的政治變成強調對抗的政治。我們“百國之和”的人口將成為中國混亂動蕩的溫床;我們“百國之和”的疆土將成為四分五裂的沃土;我們“百國之和”的傳統將成為無數紛爭和對抗的借口;我們“百國之和”的文化將成為不同文化族群大規模衝突的根源。中華民族崛起的夢想將被徹底斷送。

  由於“文明型國家”的特性,我們治理自己的國家絕不能套用西方的觀念,我們只能採取拿來主義,用中國人的眼光來取舍。 在廣義和狹義上,中國和西方都可以在許多方面互相交流、學習和借鑒。中國數十年來也一直在這樣做,受益匪淺。但是在深義上,真正民族性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也是不能改變的,因為它是長時間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東西,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一個民族之所以構成一個民族的關鍵所在。如果有人硬要改變,最後一定以失敗告終。

  文章表示,“文明型國家”的最大智慧是“求同”。沿著中國文化“求同”的思路來處理中國面臨的各種矛盾,效果就會比較好,國家就有希望,無論是地區間的矛盾,還是企業間的矛盾,只要把重點放在尋求各方的共同利益,效果一定比較好,因為中國人有“求同”的文化基因。反之,如果放棄自己的傳統,轉而採用西方“求異”模式,則可能造成衝突、混亂和動蕩,甚至內戰。西方推動的“民主化”給許多國家帶來的動亂和戰爭就說明了這一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