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張亞中論兩岸需和統對話

http://www.CRNTT.com   2023-01-12 00:03:32  


 
  四、“弭兵避戰”為當務之急

  在二十大之後,我們看到的各方評論,大致都已經指出了這個轉折。面對這一轉折,對台灣而言,就顯然來到了“和戰”選擇的關頭。當然,美國也清楚看到這樣的轉折,我們不清楚美國人心中是見獵心喜呢?還是也有擔憂?但從“台灣政策法案”的研擬等等作為,我們基本可以看到,美國採取的其實是傾向於“拱火”的策略。這段時期以來,美國在兩岸之間,經常以“拉偏架”的方式處理涉台及兩岸事務,這很難不讓人疑慮美國的居心。然而更重要的是,面對這樣的轉折,台灣的態度究竟如何?

  從八月份佩洛西訪台後的圍台軍演開始,台灣的確越來越多人感覺到了戰爭可能性迫近的壓力,兩黨政治人物高唱和平的調子,可是實質上沒有任何人在思考如何可以讓兩岸真正走向和平;另一方面則又總呼應美國的想法,心態上做著“應戰”的準備,比如說改回徵兵制、加強不對稱戰力等等,都成了兩黨的基本政策。至於台灣社會,無論對局勢的看法如何,多數人則多存著一種無奈的心態,從最近的民調認為台灣一旦有狀況,美國一定會來救的比例再度攀高,就可以看得出來。換言之,台灣社會衹能把美國視為救命稻草,其實反映出來某種心理感受,就是對兩岸還有沒有希望和平解決問題,充滿了悲觀與無力感。

  對於當前局勢的演變,說兩岸已經進入了“兵凶戰危”的情境,的確不是誇張的說法。儘管在報告中,習主席仍強調要追求和平統一,但是在中美對抗越演越烈的狀況下,台海挑起一場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確實無法排除。雖然從某種角度說,這似乎是美國的陽謀,各方也不斷呼籲要謹慎、提醒千萬不要掉進陷阱,但在某些作為的步步進逼下,情勢是否仍能一直維持在可控範圍內,誰也不敢講。而我們也都瞭解,如果兩岸真走到了武統,不衹中國崛起之途必將重挫,屆時台灣必淪為戰場,眼前烏克蘭的情境也必將在台灣上演,這種慘況我們又於心何忍呢?也因此,在這個關鍵時刻來到之前,面對兩岸的險境,我認為眼前最重要的工作,已經不再是說些兩岸應該和平的空話,或者冒著生靈塗炭的風險倡言“備戰”之途,而是該嚴肅思考“弭兵避戰”之道的時刻了。

  弭兵避戰就像呼籲和平一樣,這必然是大家都想要的,但是我們該問的是,究竟要如何才能真正弭兵避戰呢?春秋時期,向戌的弭兵之會固然是歷史的一段佳話,但是他畢竟沒有辦法阻止大爭之世的殺伐,因為他並未抓到那個時代足以止爭的關鍵點。然則對兩岸的弭兵避戰,我們要怎麼才能做到呢?在我看來,面對現在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特別是台灣正在被捲入的地緣政治衝突,衹要能夠掌握四個要點,就可以讓台灣及兩岸都免於在台海捲入戰火,而這四點是衹要台灣單方面做出承諾,就完全可以弭兵避戰的。怎麼說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