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拜登國家安全戰略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3-01-14 00:02:47  


 
  首先,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將侵蝕中美關係的合作基礎。《戰略》將中國視為“最嚴重的地緣政治挑戰”“迫在眉睫的挑戰”,指責中國利用經濟實力和對外投資“脅迫”他國,並使用“民主—專制”這一極具意識形態對抗的詞彙來定位中美關係。拜登政府刻意強調中美在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經濟政策方面的差異,進一步延續並固化了特朗普時期的對華競爭戰略,擠壓了中美兩國在具有共同利益的議題上進行合作的空間。比如,儘管《戰略》承認中美在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方面存在共同利益,表示願意就氣候變化、傳染病威脅、防擴散、全球糧食危機等議題與中國合作。但《戰略》同時強調美國不會以“背離原則”為代價尋求與中國合作,不會因需要中國而在大國競爭問題上向中國讓步,抨擊中國企圖將不相關議題作為合作的先決條件。這表明拜登政府自執政以來依舊未能解決對華競爭與合作之間的矛盾:美國一方面竭力圍堵和打壓中國,危害中國核心利益,強調從外部塑造中國崛起的環境;另一方面又霸道地要求中方與美國合作,還不斷指責中國。美國的這種霸權心態暴露無遺。拜登政府將競爭作為中美關係的主基調,為中美在全球、地區和雙邊議題上的合作設置障礙,侵蝕了中美關係的合作基礎。

  其次,加速中美在關鍵領域的脫鈎。《戰略》認為美國的優先事項之一是重塑技術、網絡空間和經貿領域的國際規則,旨在關涉中美競爭走向的關鍵領域建立排除中國的封閉式聯盟,切斷中國利用國際資源壯大自身的渠道,盡可能延緩中國發展的步伐,以確保美國對華競爭優勢。在技術領域,拜登政府在加強國內科技研發投入的同時,實施“小院高牆”策略、構建“民主科技聯盟”、爭奪全球科研人才等多條“戰線”對華進行統合性壓制,加速中美科技脫鈎進程。⑮以半導體技術為例,伴隨《芯片與科學法》的生效和深入實施,美國商務部不斷強化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政策,重點收緊對華出口芯片技術、原材料、設備、產品以及服務的限制,並推動建立與半導體機制相關的域外投資監管機制,這些措施加速中美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脫鈎進程。在經貿領域,美國打造和推進“印太經濟框架”,試圖以此為基礎建立所謂韌性供應鏈體系、打造排華遏華的供應鏈聯盟、削弱中國在亞太經濟中的地位。⑯通過強化與印太地區國家的經貿往來和供應鏈合作,美國將加速與中國在產業和貿易領域的脫鈎進程。

  最後,加劇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安全對抗。在《戰略》中,拜登政府提出通過構築聯盟和增強軍事威懾來確保美國的軍事優勢,最終達到“競贏”中國的戰略目標,這將不可避免地加劇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安全矛盾。在構築聯盟方面,除了穩固美國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的雙邊同盟關係之外,美國竭力強化以“五眼聯盟”“印太四方”和“奧庫斯”為核心的遏華安全機制,推動北約盟友對印太事務的介入。在增強威懾方面,美國提出“綜合威懾”的概念,力圖實現跨軍事和非軍事手段整合、跨地區整合、跨部門整合、跨衝突範疇整合、跨盟友和夥伴關係整合,以達到成功威懾中國的目的。儘管拜登政府在《戰略》中強調美國將負責任地管控中美戰略競爭,通過加強危機溝通、風險管控升級等方式尋求中美戰略穩定,但美國的上述做法無疑將擠壓中國的戰略空間,強化中國的戰略疑慮,加劇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安全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