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不能斷

http://www.CRNTT.com   2022-02-11 00:07:04  


 
  2010年大陸與台灣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構建了一個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性框架。2016年以來兩岸經濟的合作受到來自島內外各種因素的衝擊,這一衝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祭出種種手段試圖使兩岸經濟“脫鈎”,如“新南向”政策、“反滲透法”,對推動兩岸往來的各界人士進行嚇阻和懲治;二是來自美國在貿易、科技方面對大陸的打壓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等。儘管5年來兩岸經濟合作受到島內外這些非經濟因素的衝擊,但以ECFA為核心的兩岸在2016年以前簽署的23條協議依然是兩岸經貿關係的重要“護欄”,兩岸的貿易、投資仍逆勢上行,並取得了今人矚目的發展,說明兩岸經濟合作有其自身的規律,祇要順勢而為,其發展勢頭難以阻擋。

  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博采眾長,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就是其中之一。據蕭萬長先生透露,習近平主席早在2013年博鰲論壇會見他時就贊許“兩岸共同市場”是一個“很有遠見的理念”。6年後的2019年元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了《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講話,首次正式提出“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重要理念和政策主張。他說“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習近平主席這一主張提出後,立即受到島內工商界的高度關注,被認為“仍具有‘振聾發聵’的效果”③。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這一重要理念和重大政策主張,為大陸方面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首先,明確了“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目的就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將使兩岸經濟之所長的揮灑空間更大、有更大的動力和活力,是兩岸人民“共同創造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④”的重要抓手。其次,我們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的具體形式就是要“打造”一個屬於“兩岸”的“共同市場”,推動兩岸在商品、資本、人員和服務方面的流動進一步開放,並在產業、財政、涉外等宏觀政策方面進一步協調發展。第三,“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已成為大陸方面對台經濟工作的重大政策主張。海峽兩岸的經濟聯繫、生產網絡、要素流動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密切,這一特點又決定了兩岸必需進一步攜手,才能實現兩岸經濟合作的不斷優化,因此,大陸《“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將“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⑤列入,使之已成為未來五年、十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大陸方面的重要工作目標,不會被一時的紛擾所中斷、所影響。

  二、新時代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新的起點

  (一)習近平主席賦予“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新內涵。關於“兩岸共同市場”主要存在二種論述,一是基於一般經濟一體化理論和共同市場理論的論述,二是兩岸業界學界對“兩岸共同市場”的相關的具象認知與論述,這二種論述均基於傳統西方經濟學相關理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