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晦暗不明的東北亞地緣政治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14-10-22 08:37:49  


 
  中日關係,在安倍這個任期內已經降至冰點。當下,安倍正期望借著11月份的北京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實現和中國領導人的會晤。在此之前,安倍首相做了很多功課:派出知華派前首相福田康夫訪華探信,中日兩國外長會晤,安倍在所謂的“終戰紀念日”沒有參拜靖國神社和觀看中國歌劇等。
 
  據悉,中國已經開出中日領導人會晤的兩條件:承認釣魚島存在領土爭議,安倍明確不去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在參拜問題上有轉圜空間,在釣魚島主權上卻不敢讓步。就此而言,中日領導人能否實現北京APEC的“習安會”,依然不明朗。中日之間的互疑,讓日本輿論也感到困擾,《朝日新聞》特別編輯山中季廣12日撰文稱,“我真心希望日中領導人能在APEC上實現會談,日本在華企業與我一樣希望日中外交形勢轉好,他們的願望比我更急切。”
 
  因為韓國要起訴損害朴槿惠總統聲譽的日本《產經新聞》記者,日本國內掀起了批評韓國的浪潮。這回,輪到安倍對日韓領導人會晤“說不”了。在亞歐峰會和APEC峰會上,韓日領導人會晤也是鏡花水月——不過這也只是日本的政治姿態,朴槿惠總統本來就不打算和安倍會晤。
 
  中日韓三國,在領導人會晤上糾結纏繞,實際上是東北亞地緣政治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安倍在歷史問題、顛覆和平憲法上走得太遠,讓東北亞鄰國警覺忌憚。在此情勢下,靠安倍的承諾和所謂善意,很難消除中日韓日之間的互疑。
 
  中日韓“三國演義”的大戲,背後又有著美國導演的魅影。日美之間的政治軍事同盟關係比任何時候都緊密,美國對華的戰略猜忌比任何時候都強烈。加之美國在烏克蘭遇到的地緣政治麻煩,以及中東打擊IS(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需要,美國需要日本的奧援與支持。日本則借勢美國,在既得戰略利益(釣魚島、修憲)上只想得寸進尺而不想妥協退讓。
 
  在此複雜情勢下,東北亞地緣政治形勢很難明朗起來,只會更加複雜危險。
 
  作者:張敬偉 中國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來源:聯合早報2014年10月17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