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東京沙林毒氣事件看恐怖主義與日本社會

http://www.CRNTT.com   2015-03-21 10:52:12  


 
  但是針對“如何打擊恐怖主義”,社會分歧就凸顯出來了。日本政府在這20年中,強調的是“鏟除國內恐怖主義可能滋生的土壤,協助世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對於這個政策,日本國際關系和反恐問題研究者中持強硬立場的人士認為,這是“日本放棄國際反恐責任的行為”,是“妄想把恐怖主義堵在日本之外的無用功”。2005年,日本部分學者就提出了“不主動出擊,日本所遭受的恐怖主義威脅就會越來越大”。而在今年人質遭到殺害事件之後,這個觀點更是席捲全日本。 

  哪里有反對,哪兒就會有支持。有人強調日本面臨的國際恐怖主義威脅是“被誇大的”,“一部分人只是想利用恐怖主義作為幌子,為其他政治行為找到法理正確的依據”。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案的多數受害者及其關連人士,仍然在強調日本社會內部的恐怖主義滋生土壤才更可怕。“國際恐怖主義是斬不斷的,總會有信徒把恐怖主義帶進日本,與日本社會內部矛盾合二為一,最後釀成新一輪大禍。”這是一位來自明治大學研究日本社會學者觀點,也是這一部分人的典型態度。對於日本直接介入對抗國際恐怖主義的熱衝突,他們認為日本既不具備這個能力,也不符合本國定位。這一派的觀點目前對於日本的反恐決策影響深遠。 

  二十年的時光,留下的東西除了恐怖襲擊記憶本身,更多的是日本社會對於事件背景及其影響的思考。在經濟發展停滯的大背景下,日本對於邪教,對於可能越來越大的恐怖主義威脅又能有多大的防範能力?筆者對此不持樂觀態度。近幾年來日本經濟停滯,老齡化形勢加劇,社會主流思想愈發“灰暗化”,多數日本人不得不承認,越來越感受到了“生活帶來的壓力”。 

  筆者恰恰認為,這種潛在的厭世可能,會變成日本社會的下一個炸藥包。 

  原標題: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20年:與當事者一同看恐怖主義與日本社會

  冀浩然,《產經新聞》專欄作者、日本戰後歷史研究者  來源:觀察者網2015-03-20 07:59:5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