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明:英國脫歐 引發全球政經漣漪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6-08-09 00:27:04  


 
  結構性改革說易行難 重擔壓於貨幣政策

  其次,張明指出,結構性改革總是“說易行難”,各國把傳統宏觀經濟政策的空間都已經損耗無幾了。他表示,從2008年危機之後的第一次G20峰會,各國領導人就在談推進各國的結構性改革,但是包括中國、日本、美國在內,沒有哪個國家結構性改革可以像他們預期那般順利推動。“道理很簡單,結構性改革涉及到存量利益的重新分配,它會遭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他認為,無論是中國的國企改革及開放服務業、日本的勞動力市場改革,還是美國的基礎設施投資,都沒有像他們預期那樣順利完成。

  “如果不能靠結構性改革提升潛在增長率,就只能靠宏觀政策,但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擴張性財政政策都是不到位的”,他認為,一些國家耗盡了政策的空間,比如日本的政府債務占GDP比重超過250%;與此同時,有一些國家對寬鬆的財政政策有一種本能的反感,比如德國就認為財政支出占GDP比重越高不是好事;還有一些國家是受制於兩黨紛爭的掣肘,比如美國。因此,張明指出,即便在有財政空間的國家,他們的財政政策的實施也是不到位的,這就使得所有的重擔會壓到貨幣政策的頭上。“大家可以看到,現在全球貨幣政策都在未知的水域里不斷往前走,有了很多國家的負利率,現在有一些市場的人士正在討論,站在直升飛機上往下撒錢的新的貨幣寬鬆政策”,他表示,這樣的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能不能收到效果,我們覺得有疑問的。

  若靠借新還舊續命 歐債危機恐死灰複燃

  他認為,第三就是需要非常慎重地看待歐債的問題。他表示,歐洲債務危機2010年開始爆發,似乎從2013年開始消停了,但事實上歐債危機並沒有結束。

  “歷史經驗表明,如果我們有一次深度的大規模債務重組,一個區域和一個國家很難走出債務危機的”他說,“像希臘這樣的國家,主要靠借新還舊來續命,而且過去次貸危機當中,歐洲銀行業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深入的調整”。他認為,隨著全球局勢的進一步動蕩,歐盟銀行業危機開始重新的死灰複燃。張明預測,未來一種最黑暗的情景,就是歐洲部分國家爆發主權債和銀行業的雙重危機,“這樣的危機會是很難應對的,它的時間可能是曠日持久的”。他警告,如果沒有大規模充足的債務,如果不對當前或者歐洲的銀行業高度重視,歐洲銀行業會越陷越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