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修春萍論當前兩岸關係主要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6-11-30 00:12:49  


 
  挑戰二:對柔性事實“台獨”的應對與反制

  秉持“台獨”立場的民進黨再次取得執政權,不可避免地會對兩岸關係造成沖擊,而其政策推行方式甚至領導人風格都會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在當前情勢下,民進黨當局重走陳水扁時期的沖撞式激進“台獨”路線的空間受到外部環境的限制,遭到極大壓縮,以另一種方式推行“台獨”分裂政策不僅是蔡英文個人行事風格所致,也是其不得不的選擇。事實上,蔡英文代表民進黨競選台灣領導人職位以來所做出的政策宣示,以及執政以來推出的涉及兩岸關係的政策措施已清楚表明,她謀求走所謂柔性“台獨”路線,試圖以不硬性沖撞和不直接挑釁的方式,漸進式地逐一落實“台獨”政策、接近台灣“事實獨立”的目標。

  蔡英文當局以所謂“溫和柔性”方式落實事實“台獨”。蔡英文當局接受陳水扁走“台獨”冒險路線失敗的教訓,改以表象溫和、不直接沖撞的方式推行“台灣事實獨立”,她不僅再三表示要維持兩岸關係現狀、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在言語上、在行動上也保持一定克制,進行適度收縮,避免沖撞大陸政策容忍底線。而與此同時,蔡英文當局則有計劃、有步驟地著手全面切斷台灣與大陸包括歷史的、文化的、內在的與現實的聯繫,企圖從根本上擺脫對大陸的依賴,從內在和外在,全方位地謀求台灣的事實“獨立”。在思想、文化領域,蔡英文當局任用深綠人士出任文化、教育機構負責人,廢除馬英九時期出台的“微調課綱”,取消遙祭“黃帝陵”紀念慣例,處心積慮地“去中國化”;在經濟領域,積極尋求加入美國主導的TPP,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發展與東南亞、南亞國家關係,意圖籍此兩個渠道,擺脫對大陸的經濟依賴,提升台灣的“經濟自主性”;在島內政治領域,通過推動所謂“促進轉型正義”、“處理不當黨產”,借清算國民黨,斬斷兩岸歷史聯繫;在涉外領域,使用“台灣總統”、“台灣代表”等稱號,推動宣傳台灣特色的“公共外交”等,凸顯台灣作為不隸屬於中國的“獨立國家”的事實存在。

  柔性“台獨”的危害與危險。蔡英文當局推行“柔性台獨”,對兩岸關係穩定發展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這種形式的“台獨”,著重從思想、文化、教育、社會領域入手,建構“台灣民族主義”,強化“台灣國家認同”,對內達到夯實“台獨”社會基礎的目的,對外謀求台灣作為“獨立政治實體”的事實存在。它所謀求的是徹底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的血脈聯結,消弱在島內佔據主流、主導地位的中華文化體系和認同,從根系上破壞、瓦解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社會基礎。蔡英文當局的如此作為對兩岸關係正向發展危害極大,它對兩岸關係造成的是內傷、隱患,傷及的是根系主脈,是對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挑戰和傷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