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意象三角 中美與兩岸

http://www.CRNTT.com   2022-01-30 00:05:33  


 
  從美國領導人對其所面臨的外部環境認知來看,四任美國領導人在台灣問題上都因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而調整其對台戰略,重新認知兩岸關係。小布什執政初期,美國發展勢頭正旺,在國際體系中處於金字塔頂端,為小布什在對外決策上的專斷獨行提供了絕佳的外部壞境,其對外決策和行為幾乎不受到任何限制。從2001年開始,小布什政府就多次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提案,並保持與台灣密切地軍事交流,強化對台軍售,通過強化台灣“防禦能力”對中國大陸施壓。而“9.11”事件以後,由於美國所面臨的全球安全形勢的變化,國內對於打擊恐怖主義的壓倒性的一致態度,使得小布什不得不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也開始逐漸軟化。奧巴馬執政時期,出於全球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巨大打擊和中國實力迅猛增長引致國際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的認知和考量,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走的是一條謹慎且較為保守的外交路線。他利用“戰略東移”的契機,將台灣納入其亞太戰略的考量,充分利用台灣這枚“棋子”來制衡中國大陸,而不是直接與中國大陸在台海地區發生任何形式的衝突。相較於前兩任美國領導人,特朗普執政時期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都較為不利。在國際上,美國發展勢頭日漸衰弱,全球影響力已大不如從前,加之特朗普行事風格“一反常態”,不斷“退群”,幾乎全部拋棄了前任奧巴馬的“全球承諾”,造成國際秩序一定程度上的失序和國際體系的結構弱化。在台灣問題上進一步試探中國大陸的底線,試圖在目前中美激烈的戰略競爭中扳回一局,給兩岸關係徒增變數。新任拜登政府則面臨著疫情後的中美關係再定位的問題。由於前任特朗普政府對新冠疫情的不重視,導致美國感染人數急劇增加,美國國內經濟遭致全面衰退,國內種族矛盾也不斷激化。而在全球層面,由於前任政府扔下的“爛攤子”,導致美國的國際信譽嚴重受損,同盟體系日益鬆散,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對拜登的對台政策產生了影響。未來拜登政府將“重整旗鼓”,修復與盟友的關係,恢復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通過盟友或多邊機制而不是美國單獨行動來“介入”台灣問題,並將台灣作為“棋子”,以換取中國大陸在全球氣候、海上安全、人權等領域的合作與讓步。

  三、“意象三角”模式下兩岸關係走勢分析

  為了更好的理解國際體系、國家與個體三類意象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三者共同作用於台灣問題這一過程,本文採用“意象三角”的分析模式來對兩岸關係的發展趨勢進行多維度的立體解析。前提是假定國際體系處於有序發展的狀態,且體系中單元結構穩定。將國際體系與決策者認知這一對關係作為自變量,將國際體系與國家間互動、決策者認知與國家間互動這兩對關係作為因變量,通過對國際體系與決策者認知這一對變量的控制,使另外兩對因變量根據自變量來確定其不同的狀態,並生成多對不同情況的變量關係,進而推導出兩岸關係的幾種發展趨勢。為了理解上的便利,我們將變量互動與作用於兩岸關係的分析模式進行了簡化處理,並呈現出以下4種趨勢(8種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