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負債累累的美國會破産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1-12 10:20:25  


2008年10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63票對171票的投票結果通過了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訊/上海文新傳媒網今日載文“薛涌:負債累累的美國會破産嗎?”,文章說,雖然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還沒有平息的迹象,悲觀主義情緒彌漫,左派抱怨布什已經讓美國破産,然而人們忽視了一個基本問題:美國負債如山固然是個大危機,但其背負如此巨大債務的能力則說明了其制度的健康之處;衡量一個制度的好壞,不僅要看其繁榮的時刻,更要看其在遭遇危機的時刻的表現,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國債價值恰恰體現了美國政府的政治信譽。全文如下:

  美國的股市在狂跌,GDP在下降,風雨飄搖之中,唯一上漲的就是失業率。次貸危機所引起的金融風暴摧枯拉朽,美國國會通過的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似乎也是杯水車薪。奧巴馬的經濟振興計劃效果如何還不知道,但突破萬億美元則絕非狂想。如今,中國成了美國最大的債主。美國還是借不够,到世界各地要飯吃。資本主義似乎信譽掃地,美國似乎已經或者正在破産! 

  要批評美國的制度,現在也許是最方便、最容易的時機。在國內部分知識分子眼中,華爾街的主要買賣似乎就是金融欺詐。另一些人則對金融危機緘口不言,似乎找不到頭緒爲自由經濟辯護。一些主流經濟學家對現在美國的經濟一下子失語了。在美國,悲觀主義也充斥了每一個角落。左派抱怨布什已經讓美國破産,從政府到民間都負債如山、無錢可借;右派則把每一個政府的救市計劃攻擊爲違反經濟規律、亂花錢、將使美國破産。似乎兩派的區別在于美國到底是已經破産還是將要破産。 

  其實,無論是美國的左派還是右派,都被時事所左右,而忽視了一個基本問題:美國負債如山固然是個大危機,但其背負如此巨大債務的能力則說明了其制度的健康之處。政府借錢大規模增加公共開支,也幷非一定違反市場經濟。相反,這也許恰恰是市場經濟規律所决定的行爲。 

  政府借錢,就像企業貸款一樣,不僅不一定是壞事,而且可能是必要的、明智的經濟行爲。人們在討論美國的債務時,往往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這種債務的費用是多少。這就好像你討論企業貸款是否明智時必須問貸款的利率是多少一樣。所以,讓我們看看美國的國債市場。 

  衆所周知,籌集國債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發放債券。這種債券,有規定的生息率(yield),幷可以像股票一樣在市場上自由交易。比如,你買了面值一百美元的國債,年息爲5%,十年到期後,就可以連本帶利全兌現回來。在到期之前,你也可以拿到市場上打折扣出售,有時能賣出九十多美元,有時甚至可能以面值以上的價值出售,一切看行情。不過,這種交易的一個基本規則是:國債的市場價值越高,其生息率越低,兩者是反比關係。國債最火時,生息率幾乎是零,照樣有人要;相反,如果沒有人肯買國債,那麽爲了有效拋售,政府就不得不提高生息率,以增加其在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