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苗委補選翻船國民黨能從中吸取教訓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3-16 06:34:12  


 
  二、在戰術上錯用“代夫出征”選戰策略。在過去,由民進黨創造的“代夫出征”戰術,頗為成功。尤其是陳水扁因涉“誹謗案”坐牢後,由其妻子吳淑珍“代夫出征”參選“立委”,獲得空前成功,而引發藍綠兩營都頻頻演出“代夫出征”戲碼,也大多能收效。但隨著民主政治的進展,“代夫出征”的正當性已大為削弱。尤其是國民黨鄺麗貞“代夫出征”參加台東縣長補選成功後,卻又捲入瀆職案遭到彈劾,更使選民將“代夫出征”視為“直將犯罪當榮耀”,而使“代夫出征”成了負面價值。今次國民黨對李乙廷被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的處理,認為李乙廷向廟宇贈送香油款被判“賄選”是屬於“冤案”,因而要重演“代夫出征”戲碼,以為選民會“還李乙廷一個公道”。但自“扁案”爆發,及一眾政務官被捲入“特別費案”後,民眾對官場及選戰中的貪污賄賂已是極為痛恨,國民黨看不到這個民意變化,當然是必定碰壁。

  三、在操作技術上對具體事物未能具體分析。既忽略了苗栗縣地方派系勢力的影響力,又忽視了康世儒在當地的較佳政績,更是忽略前年“立委”初選時,康世倫只不過是因為“擲筊”而輸給了李乙廷,而非由民調及黨內初選的結果,從而導至過於迷信李乙廷的“影響力”及“代夫出征”的效應。

  四、在黨內政治生活上犯了不民主不團結的錯誤,在政黨對決中也輕視了民進黨的旁門邪道。不但是“欽點”侯選人傷害了黨內民主和團結,導至內鬨分裂,前黨籍“立委”何智輝也違紀為康世儒助選拉票,而且也因只看到苗栗縣是藍軍“鐵票區”,以為今次“立委”補選只是“兩藍”對決,輸贏都是自家人,而忽略了民進黨的“無間道”戰術。--既然自己直接出戰毫無勝算,就實行“綠康合作”,轉為支持已是無黨籍的康世儒,並由民進黨苗栗縣黨部主委杜文卿出面力挺康世儒。這就給康世儒送上了許多淺綠及中間選票,使其反超前當選。民進黨的小算盤是,即使民進黨吃不到“酸葡萄”,也誓要讓國民黨休想吃得到。而且,即使贏了的康世儒不會加入民進黨,但康世儒為報答民進黨的“暗助”,日後在“立法院”對決時,只要能爭取到康世儒的支持,民進黨就可湊夠四分之一議席,提出“罷免案”及“修憲案”。

  苗栗縣“立委”補選的結果,對兩星期後台北市大安區“立委”補選的影響是顯然的。儘管兩地情況不同,苗栗縣的經驗未必能“複製”到大安區,但國民黨卻未能像對“李乙廷案”作出一點反省那樣,至今仍未能對李慶安“雙重國籍案”作一令人信服的交代,恐怕將會令大安區國民黨的支持者心灰意冷。儘管大安區的藍綠結構是七比三,但只要泛藍選民的投票率低於四成,就將是由蔣乃辛和姚立明爭持三成左右的得票率。而被連場大敗憋急了的泛綠支持者倘能開出八成的投票率,周伯雅就將可拿下二成四的得票率,將重演“阿扁得利”的一幕。作為藍軍“堅強堡壘”的大安區“失陷”,其實質和象徵意義,都是非常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