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光耀退休:一個時代的終結

http://www.CRNTT.com   2011-05-16 10:31:59  


 
  價值觀轉變原因:李光耀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者

  李光耀曾經說,“在一切的理想主義之外,我和我的同僚也在‘功效至上’的基礎上決定政策。”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的政治家。在早期,他的確受到了“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感召,而這也成為他追求新加坡獨立的理念和宗旨。

  新加坡成立國家之後,李光耀選擇用“儒家傳統”來掩飾威權主義的內核,也是當時的現實環境決定的——新加坡經過了長期的殖民統治,周邊又都具有排華歷史傳統,人們比較認可鐵腕強人來抵抗外部威脅,李光耀也認為鐵腕政治能夠保證經濟發展。

  □ 他的時代:亞洲價值觀守護的“新加坡模式”

  普遍理解和效仿的“新加坡模式”

  人民行動黨的元老拉賈拉南評論說:“所謂新加坡道路,就是政治上的社會主義,經濟上的資本主義。”

  而新加坡也是中國官員的一大海外“留學”地,為的就是學習這種新加坡模式,何為人們普遍意義上理解的新加坡模式呢?總結起來有如下的特征:

  1.靠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用社會主義來保障社會公平。

  獨立建國以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非常快,人均GDP增長竟然達到了80倍,接近4萬美元。另一方面,在社會福利方面,新加坡的祖屋制度一直為人稱道。

  2.一黨獨大,但卻絕對清廉。

  幾十年來,李光耀一手創建的人民行動黨都是新加坡的執政黨,雖然新加坡也有一些反對黨,但是並不成氣候。一般認為,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極可能出現權力尋租,但是新加坡卻沒有,許多人把這樣的局面歸咎於新加坡的高薪養廉制度以及李光耀的鐵腕反腐。

  除了以上的兩條而外,嚴刑峻法、選拔賢能、淡馬錫這樣獨具特色的國有資產運營模式也一直為人稱道並學習。

  “新加坡模式”也有被詬病的地方

  但是,新加坡模式中也有為人詬病的地方,這主要體現在人們的政治生活方面:1.反對派遭到強力打壓。新加坡不是沒有反對黨,但是之前被打壓得很厲害,手段包括利用選舉規則來分散反對黨的選票資源;用誹謗罪控告反對黨候選人的言論;多次利用“祖屋翻修計劃”為誘餌誘使選民給自己投票等。2.嚴刑峻法幾乎涵蓋到生活的一切。新加坡的法律幾乎涵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居民怎麼種花也都要管。3.裙帶政治為人詬病。李光耀的兩位兒子、一位兒媳都在政府或者國企身居要職,這一點頗讓人詬病,甚至有媒體形容這是“李氏王朝”,李光耀的做法是告媒體“誹謗罪”,這樣的官司他打了20多場,每次都贏。4.新聞媒體被管制。新加坡的新聞界不敢隨意批評政府。

  在經濟方面則是,新加坡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是這個被管得很“死”的社會,活力卻不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