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北京專家:放下包袱創民共對話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00:06:32  


 
  我的觀察結論是:民進黨長期以來頑固堅持“台獨黨綱”和兩岸“一邊一國”的分裂立場,並非其對“台獨”理想信念有多麼堅定的追求,也不在於民進黨不瞭解大陸立場、不清楚“台獨”對該黨發展的負面作用。民進黨難以進行“台獨”路線實質轉型的主要原因是,黨內領導層因循守舊,思想僵化,不能與時俱進,對當今時代潮流、台灣政治發展趨勢和民進黨所處的戰略環境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決斷力,錯估形勢,高估自己,低估對手,遠沒有展現出一個期望東山再起、實現在台長期執政的島內第一大在野黨所應有的視野、格局和高度,以及對形勢的把握能力和環境的塑造能力。

  多數情況下,民進黨給外界呈現的是一種狹隘的孤立的保守主義印象,坐井觀天,很少從國際格局看台灣問題,從兩岸關係視角看台灣政治發展,熱衷於黨內的派系內鬥和島內朝野內鬥。黨內領導層不僅漠視大陸因素,對大陸對民進黨的政策和美國對台政策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且對綠營和黨內對“台獨”轉型的反彈牽制缺乏足夠的定力和魄力,被“台獨基本教義派”所綁架,從而造成該黨在“台獨”路線轉型問題上習慣性地出現惡性循環的怪圈:即,民進黨的長期灌輸培養了“台獨”信眾,而深綠民眾卻反噬其“台獨”轉型;又由於島內週期性選舉政治和黨內派系結構的制約,民進黨的權力內鬥常常掩蓋甚至取代了路線之爭。

  其實,在目前制約台灣問題的中美台三方宏觀結構和國、民、共三黨微觀結構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民進黨可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空間並不大,這就要求民進黨的領導層不僅要有處理黨內和朝野關係的能力,更要有洞察和應對宏觀結構變化的水準,在內外的相對平衡中發展壯大自己。遺憾的是,民進黨沒有深刻認清這一點,高估自身的能量和籌碼,自抬身價,一意孤行。事實證明,民進黨主流所奉行的對抗的保守主義思維,不僅不利民進黨的長遠發展,更使台灣喪失了寶貴的發展機遇。這一態勢即使在民進黨有過8年執政經驗後也沒有獲得根本改觀。馬英九和國民黨屢屢的施政失誤,使民進黨誤以為不需要放棄“台獨”立場,調整兩岸政策一樣可以拿回政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