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政黨政治非萬能鑰匙 對香港的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12-09-10 00:11:53  


 
    政黨政治能化解行政立法間的矛盾嗎

  針對香港特區政府與立法會的關係,很多有識之士提出了大量建議,其中提到最多的莫過於實行政黨政治,以解決目前特首在立法會“舉目無親”的尷尬。

  然而,“舉目有親”甚至是“高朋滿座”就一定能暢通無阻嗎?不妨看看台灣的“府院黨”關係。今年一月,馬英九以80多萬票的領先優勢在台灣地區領導人的競選中勝出,國民黨也拿下“立法院”113個議席中的64個席位。然而,台灣的“府院黨”關係卻並未“如魚得水”。“美牛案”、“證所稅”等提案遭遇空前阻力,這阻力不僅來自民進黨的反對,也有一些國民黨籍“立委”忌於民意壓力,立場產生動搖。可見,政黨政治並非解決行政立法關係的萬能鑰匙。

  此外,香港政黨政治亦不可能一蹴而就,將受到多種制約。首先,政黨發展受到諸多限制。香港至今沒有《政黨法》,政黨多數只能依據《公司條例》註冊為公司,或者依據《社團條例》註冊為社團,致使現有各“政黨”(實為“政治團體”)規模普遍較小、社會認知度不高。而《基本法》中關於特首不能有政黨背景的相關條款也導致政黨在政府運作過程中作用受限、功能不全。其次,按照《基本法》的上述規定,香港即使出現了成熟了的政黨,其最終也只能發展成為參政黨,不能成為執政黨,因而理論上的“政黨政治”④在香港很難實現。第三,人才短缺也是香港政黨政治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受政治環境和政治傳統影響,香港青年參政議政興趣不高,各政黨均不同程度出現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現象。

    幾點建議

  可見,政黨政治或可作為協調行政立法關係、提高管制效率的一個途徑,但並不是萬能鑰匙。尤其在當前香港公民社會、政黨發展、民主制度還處於成長階段,政黨政治無法一蹴而就的情形下,不妨先從以下方面做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