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部制改革改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3-01-13 10:22:04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訊/日前,關於大部制改革的傳聞,再次勾起了各界對政府改革的關注。如果大部制改革啟動,將拉開中國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大幕。財經網發表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賀軍文章分析,大部制改革今年啟動的可能性有多大?大部制改革的方案會是如何?

  文章稱,如果中央不公布大部制改革的具體方案,社會公眾是無從猜測的。上一輪大部制改革始於2008年3月國務院公布的機構改革方案,但自那時以來,大部制改革受到的評價並不高。有國內學者批評,所謂大部制改革只是“小打小鬧”,是“換湯不換藥”,因為部長、副部長一個都不少,政府依然“按照行業和產品設置政府主管部門”。政府職能沒有明顯轉變,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也沒有顯著提高。因此,對新一輪大部制改革,國內各界的期待頗高。

  地方政府關注大部制改革,最直接的目的是了解上面的機構如何改,因為這關係到下面的政府機構如何跟隨的問題。去年下半年坊間曾傳聞過一個2013年大部制改革方案,曾提出將國務院部門合併為18個部門的方案,一些機構合併設想頗吸引人的眼球,其中包括:國家發改委被取消微觀審批權,只管宏觀規劃和研究;將鐵道部並入到大交通運輸部;撤銷科技部,與教育部合組教育科學部;將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廣電總局並入大文化部;將國土資源部的資源管理職能並入環保部,組建環境資源部;將國土資源部的土地規劃與管理職能劃入住建部;將水利部與農業部合併為大農業部;將人口和計生委與衛生部合併,組建人口與衛生部,等等。

  如此大規模的改革方案的真實性難以確定,從部分改革方案設置來看,更多反映的是市場和社會對政府改革預期。但可以肯定的是,政府行政體制與職能改革已經不改不行了。政府權力過大、職能重複、管理分散、相互扯皮、宏觀管理微觀化、公共服務不足等種種問題,已經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社會不滿。

  文章認為,新一輪大部制改革如果啟動,應該是新一輪權力和利益調整的改革,它會與黨內反腐敗行動一樣,推動中國政府的改革。在我們看來,大部制改革就是要建立起政府與企業、社會的新型關係。在大部制改革中,部門調整是“表”,而政府職能改革是“裡”。如果沒有政府職能改革,大部制改革就變成了部門合併、人員調整的遊戲了。國內學者竹立家也曾表示,大部制改革應該突出三大目標,首先是要轉變政府職能,即政府該管的就管,不該管的就不管;其次是降低行政成本;第三是向社會分權,實現社會的共同管理。

  有參與政府行政體制改革方案設計的人士表示,大部制改革將過去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一些機構,逐步加以取消、合併或轉型。在大部制中,部門邊界應該越來越清晰,政府管理機構的專業化和現代化程度也應該提高。並不是簡單的將某幾個部門並在一起,也不是說政府部門越大越好。大部制改革最讓人擔心的是,雖然部門合併了,但政府職能沒有調整,反而需要建立新的協調機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