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不要讓企業家都成“公知”?

http://www.CRNTT.com   2013-08-02 12:04:52  


柳傳志(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8月2日訊/據媒體報道,上個月,內地企業家“教父”級人物柳傳志召集正和島等十數家公司座談時拋出言論,稱“從現在起我們要在商言商,以後的聚會我們只講商業不談政治,在當前的政經環境下做好商業是我們的本份。”此言一出,立刻掀起了一場關於企業家應否涉足政治議題的討論。新浪新聞《新觀察》欄目近日刊載評論文章“不要讓企業家都成公知”,詳細內容如下:

  柳傳志的“在商言商”引發了輿論對“企業家該不該談政治”的辯論。像當年捐款一樣,多數人認為企業家有義務關心政治,而在商言商者被貼上了犬儒主義的標簽。企業家的首要責任是做好企業,多創造就業和稅收,談不談政治都是個人權利,而非企業家的義務。

  ■ 參與政治是企業家的權利,而非義務

  企業家該不該談政治,一時竟然引發爭議。事情起因於6月份柳傳志在一個內部論壇上的發言,這個發言被概括為“在商言商”而引起劇烈爭論。柳傳志是這樣說的:“從現在起我們要在商言商,以後的聚會我們只講商業不談政治,做好商業是我們的本分。”

  柳傳志的這番話,雖如一顆小石頭投入水潭,激起水下壓抑的波瀾。他的發言在明星企業家雲集的“正和島”上立刻引起爭議,甚至引發同為“島民”的企業家王瑛“退島”。

  王瑛在之後的採訪中也表示,自己並不反對柳傳志個人,而是反對柳的話語里製造了恐怖假象。但最終,事件演變成了一場“企業家該不該談政治”的辯論,企業家像當年捐款一樣,被迫站隊。

  在某網站關於“柳傳志呼籲企業家不要談政治”的千人民調中:2%的人認為企業家的天職是賺錢,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對社會的貢獻;9%的認為中國的政治太複雜,企業家應該遠離政治,否則容易身敗名裂;而39%的認為每個公民都應該關心政治,這既是權利也是義務。與柳傳志的呼籲恰恰相反,人們對企業家寄予厚望,希望他們在政治的領域發聲,特別是在社會失範的領域為民請命,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於是,柳傳志“在商言商”的言論也被貼上了犬儒主義的標簽。一些人也拉開了架勢,打算對“為富不仁”的犬儒商人開展“政治鬥爭”。

  作為個人來講,一個企業家是否“在商言商”、“不談政治”,本質上是他的個人權利,外人無緣置喙。企業家的責任首先是做好企業,多創造就業和稅收,以自己有別於政治家和輿論領袖的方式報效社會。主張企業家應該發聲的王瑛也承認。“通過直接參與政治來推動社會進步,這當然不是企業家責任範圍之內的事”,“參與政治僅僅是企業家的權利,而非義務。”

  更坦率地說,柳傳志的“在商言商”“不談政治”,在這樣的轉型社會中,也是情非得已的自我保護。正所謂你不談政治,政治卻要談你。出於企業現實利益考量,企業家尤其是有巨大影響力的企業家,必須謹慎言行,以免因自己出言不慎而對企業和個人帶來無法預計的衝擊。在缺乏程序正義和司法公正的制度下,曾成傑這樣的小商人和柳傳志這樣的大企業家,或許並無本質區別。在面對強大而無約束的權力時,他們都會噤若寒蟬、殫精竭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