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的新現實主義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10-02-03 11:49:45  


 
  正如1月12日,國務卿希拉里在夏威夷東西方研究中心傑克遜紀念廳發表題為《亞洲的地區性架構:原則與重點》一文中所強調的一樣:美國在亞洲的戰略目標上,就是要確保不會出現排斥美國的對亞洲未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區域機制,確保美國在對亞洲的一體化進程中發揮有效的影響力甚至是主導性作用,防止美國在亞洲新區域主義的進程中被邊緣化並在亞洲安全事務上的主導性原則;同時還要求建立起的區域性機制要與美國的利益目標相一致。可以說,這就是奧巴馬政府在過去一年里積極重返亞洲而進行種種外交攻勢的根本出發點。因而,也是其發展中美關係的重要因素,將中國納入現有國際體系,要求中國承擔更多全球責任的原因所在。

  因此,進入2010年以來,中美關係出現的種種異動,只是奧巴馬政府強化其亞洲歐洲政策的一種必然選擇。奧巴馬總統承諾不會對中國實行遏制政策,但顯然其前提是中國對美國作出“戰略再保證”;同時,這也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坐視中國在在經濟、海洋戰略和軍事等方面,在亞洲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而不管。美國對台軍售案的出台,白宮借“谷歌事件”挑起中美爭端,其用意顯然在於此。

  如果再考慮到,儘管日美同盟關係不斷得到深化,美印戰略夥伴關係得到鞏固與提升,但日本、印度兩國在加強與美國關係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強與中國的關係,進而以加強自身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東盟國家在中美日等大國外交上,其在外交上更願意奉行多邊大國平衡外交,以及亞洲整體力量的提升時,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在亞洲的區域政策將面臨更多的挑戰以及由此帶來的調整;而中美關係,作為美國對亞洲區域政策的一個重要核心組成部分,其政策的多變性也必然會不斷出現。

  因此,此時此刻,中美關係的異動,歸根結底,是美國亞洲新區域現實主義外交的體現,是美國為加強其亞洲存在感與維護其亞洲利益的一種必然結果。

  對中國而言,在面對美國不斷調整的亞洲政策時,不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國力,同時,也要制定出更為時宜的應對策略;中國傳統的外交政策,是否能夠應對新形式下,美國對中國所實行的“軟遏制”措施(即美國在亞洲全面加強與“傳統盟友”的關係,特別是與日本的關係,以平衡中國的崛起)呢?在美國展開“網絡外交”,試圖從網絡等軟實力方面對中國的崛起進行新形式的遏制時,中國是否能夠及時地應對,而不是以傳統的外交辭令應對呢。這些都是中國需要積極進行思考的。

  總之,中美關係作為美國對亞洲區域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美國亞洲政策的變化,其出現變動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作為應對之策,中國如何加強與亞洲國家的關係,進行“亞洲-周邊外交”,以鞏固和加強亞洲的整體實力,顯然是中國應對美國亞洲新現實主義外交的一個重要舉措和基本出發點。中印關係、中日關係、中國-東盟關係,作為中國“亞洲-周邊外交”的三個支點,如何從根本上改變當前這種“互信不足,猜忌有餘”的情況,顯然是應對美國區域政策的關鍵所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