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夾邊溝紀事》:告訴你歷史的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06-03 12:10:24  


 
調查

  那個苦難的年代

  我再講個故事。有個生產隊,隊長是從外村派來的。當大家饑餓的時候,知道隊裡倉庫還有一點糧食,村民們就跟隊長說,大夥兒餓得不行了,你把糧食分點,給大家吃。隊長說不行。村民們想來想去,一定要想辦法把糧食分了,怎麼分呢,就決定把隊長打死。

  有一天隊長從村外回來,路過生產隊的羊圈。幾個村民就在羊圈裡待著,有人出來喊隊長,說你進來一下,我們有點事跟你說。那時候隊長已經覺得村民們對他不太友善了,所以走到哪手裡都提著一根鐵棍。隊長就進了羊圈,但是他警惕性還是不高,對方好幾個人呢。隊長和他們講話的時候,背後就有一個青年,拿根繩子突然套住隊長脖子,然後一使勁,把隊長扛起來,就勒死了。

  那天下著雪,羊圈後面山穀裡有個水衝下去的深坑,我們西北人把這種地方叫“窟泉”。幾個村民就把隊長的屍體扔進了窟泉,然後把羊趕出來,在附近亂踩一通,破壞現場。可是公社裡本來通知這個隊長第二天去開會,隊長沒去,公社就派人來找。雪地裡有隊長留下的腳印,到羊圈附近就變得亂七八糟,雜亂的痕跡一直到窟泉邊上。最後,隊長的鐵棍找到了,繼而窟泉裡的屍體也被發現。那幾個村民就承認打死了人,糧食也分掉了。

  省里的工作組下來,要抓人判刑。可是抓誰?最後就抓了用繩子勒隊長的那個青年。抓走還沒判刑呢,青年就餓死在監獄裡。

  那時候每個人民公社都成立了孤兒院,有的不叫孤兒院,叫幼兒園。很多家庭,父母餓死了,剩下孩子,聽說孤兒院管飯吃,大點的孩子就自己跑去,小孩子就有好心人給送去。可是孤兒院也吃不飽,孩子們還是大量死掉。有些孩子平時吃慣了草籽、樹皮,突然到孤兒院里吃上了白面,腸胃適應不了,上吐下瀉,也就死掉了。很多娃娃脖子細得撐不住頭,坐著坐著就倒下去。

  我在農場當教員的時候,就聽說附近還有個飲馬農場,那里有個連隊,都是從定西地區來的孤兒,是農場到定西孤兒院招的農工。2003年我寫完夾邊溝,准備寫定西孤兒的故事,就到飲馬農場去尋找,認識了一個當年的孤兒。他給我講,他們那個大家庭五十幾口人,1960年以後剩下11口。這個人同意給我帶路,連續三年時間,我訪問了150多個定西孤兒。他們如今大部分都是農民,依然貧窮,有些是國家安排工作,當了工人,現在也處於下崗狀態。

  右派群體現在的狀況也差不多,我調查到的一百多人,也就十個左右屬於上層右派,原本是縣級幹部,摘帽以後還回去當幹部。大部分右派就是小學教師之類的普通職員,這些人在1958年之前每月工資三四十塊錢,或者高一點到五六十塊錢,1978年以後給他們恢複工作,還是每月幾十塊錢。他們的人生,有20年時間在農場度過,恢複原工作幹不到三五年,也就該退休了。等到改革開放,全國人民的工資都上漲,咱們掙兩三千的時候,他們的退休金也就三五百塊錢。

  現在夾邊溝漸漸變成了公共話題,很多書也陸續出來。我覺得,如果以後還有人下工夫去研究的話,夾邊溝問題的餘地還很大。但是要抓緊時間了,十幾年前我開始調查的時候,估計幸存者應該有二百多人,現在活著的還有沒有一百人,我不知道。再過些年,可能他們去世的會更多。沒有親歷者在世,就再不會有故事,夾邊溝就要變成純粹的學術問題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