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夾邊溝紀事》:告訴你歷史的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06-03 12:10:24  


 
  變化

  正在消失的傳統

  至於我自己,我現在不寫饑荒了,作家不能總是重複自己。我正在《上海文學》連載《甘南紀事》系列,寫的是甘南藏區牧民生活,寫他們的傳統價值觀,和現代化前進的腳步。甘肅南部和北部的自然環境差異非常大,甘南很美,山青水秀,民風淳樸。

  這幾年我總是跑甘南,和藏民一起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比如吃飯,除了傳統的蕨麻米飯、青稞炒面、酥油奶茶之類,他們也開始吃漢族人的饅頭、烙餅、面條。服飾方面,他們平時也都是夾克西裝。傳統的習慣慢慢淡化,但他們內心還是保留著民族的特性,在社會轉型期,我覺得這都是正常狀態。比如兩個年輕人打架,動了刀子,打死一個。他們不會立刻報警,藏民的處理方式是,首先由雙方家族出面,寺院管理委員會主持談判,談出一個賠償的命價,比如20萬塊錢。兩家人協商同意的話,就不去法院了,賠錢了事。可是有時候法院知道了就不讓,法院覺得你殺人了難道法律管不著你?就去把人抓掉。

  去年我寫了個短篇小說《恩貝》,講的就是這種故事。兩個男人因為偷牛的事情打起來,打死一個,活著的被抓起來,他家人就去找死者的家人,說我家給你家賠命價,你們去公安局說說,讓他們放人吧。結果公安局不聽,把殺人的判了個死緩,死者家就沒拿到賠款。

  過了十多年,死緩改有期,表現好再減刑,殺人的這個男的就獲釋了。聽說仇人釋放回來了,死者的遺孀就把三個兒子叫來,她這三個兒子最大的二十多歲,小的也有十八九歲。這女人就說,你們的殺父仇人放出來了,你們現在都成人了,知道該怎麼幹嗎?

  三個兒子回答:知道。

  過了些日子,附近寺院有個法事活動,這弟兄三人覺得他們的仇人會去參加。那人果然去了。等活動結束,在偏僻的路上,三兄弟就截住了仇人。

  你知道我們是誰嗎?

  那人已經很老了,看了一會兒面前的三個小夥子,說,不知道。

  是你殺了我們的父親。

  哦,老人明白了,說,好吧。

  這三兄弟,老二老三擰住老人的胳膊,老大掏出刀子來劃了一下,老人的脖子就斷了。

  然後他們就去投案。老大被槍斃,老二判八年,老三判五年。一切都結束後,村裡人就說那個婦女:你早該知道,在兒子們面前不要講過去的事情,你非講,現在你的兒子一個斃掉了,兩個判刑了,你高興啦?

  我寫的都是真實的故事,只是虛構了地點和人名。那個孤獨的女人回答說:

  這不是我高興不高興的事,兒子長大了,就要活得像個男子漢。

  (來源:光明網 2010-05-26 22:11:19  原標題:《夾邊溝紀事》作者楊顯惠:一輩子寫不完的往事)
 
  (楊顯惠,作家,甘肅東鄉人,1946年生於蘭州。1965年赴甘肅生產建設兵團安西縣小宛農場勞動,1971年入甘肅師範大學數學系就讀,1975年於甘肅省農墾局酒泉農墾中學任教,1981年調往河北省大清河鹽場工作。1988年成為天津市作家協會專業作家,現居塘沽。著有短篇小說集《夾邊溝紀事》、《定西孤兒院紀事》,並以後者獲選本報書評周刊2007年度圖書,亦曾獲得全國短篇小說獎、中國小說學會獎等多種獎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