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影響台軍“國家認同”的矛盾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11-01-30 00:19:08  


 
  1[德]克勞塞維茨:《戰爭論》,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895頁。

  2“凝聚共識,建立正確‘國家’安全觀念”,《青年日報》,2005年6月19日。

  3全國台灣研究會編:《民進黨大陸政策演變》,2001年,第60頁。

  4SamuelP?Huntington,TheSoldierandtheState︰theTheoryandPoliticsofCivil-militaryRelations,VintageBooks,1964,p35.

  5“李傑黨籍撤銷與軍人武德”,《中華日報》,2007年3月12日。

  6“軍人愛國家嗎?”《自由時報》,2002年10月18日。

  7[美]加布埃爾.A阿爾蒙德、小G賓厄姆鮑威爾:《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第39頁。

  8“‘國軍’的認同與效忠”,《中國時報》,2001年7月21日。

  9[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上卷),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274頁。

  10“深體優質民主內涵,建立相互依存的機制”,《青年日報》,2005年3月1日。

  11“‘國軍’堅守行政中立立場絕不改變”,《青年日報》,2004年4月28日。

  12“新‘木馬屠城記’?”《國魂》,1988年1月號,總第506期。再例如,台軍曾經認為“‘台獨’主張已經超越言論自由之範圍,且違背‘國家’安全法,不受保障。”(參見:“‘台獨’言論的問題”,《國魂》,1988年4月號,總第509期。)“主張分裂國土,絕不是思想言論自由的事。……‘台獨’主張不是言論自由的範疇,而是叛國的行為。”(參見:“言要有為,法要有守”,《國魂》,1991年12月號,總第553期。)

  13“堅定信心,邁向成功”,《青年日報》,2004年1月5日。

  14參見:“莫令‘國軍’淪為‘台獨護院軍’”,《聯合報》,2002年8月9日。

  15轉引自董玉洪:《台灣軍隊透視》,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146頁。

  16轉引自董玉洪:《台灣軍隊透視》,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146頁。

  17“毛澤東在八屆十中全會上的講話”,轉引自曹長盛等主編:《蘇聯演變中的意識形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32頁。

  18“軍人不愛台灣嗎?”《自由時報》,2002年10月18日。

  19“軍方價值大考驗”,《聯合晚報》,2004年12月3日。

  20《青年日報》,2000年3月31日。

  21轉引自“二度刮起政變風,台政壇綠色恐怖蔓延”,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2004-11-23/26/508942.shtml。

  22《台灣日報》,2003年12月15日。

  23“莫以舊思維看待脫胎換骨的‘國軍’”,《青年日報》,2004年1月16日。

  24[美]邁克爾羅斯金等:《政治學》,華夏出版社,2002年,第180頁。

  25參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手伸進軍中”,《自由時報》,2006年4月21日;“馬英九宴請退役將領,重申兩岸和解是必走之路”,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504/100570.shtml。在台灣,軍人擁有投票權,而且曾經是積極性比較高的政治參與者;而最能說明軍人政黨認同的,是他們的投票行為,即通過資料對比分析,觀察軍人在選舉中把票投給哪個政黨;很遺憾,由於信息管道的限制,筆者目前找不到比較準確、翔實的資料,期待今後在條件具備的時候,完善此項研究。

  26當然,特殊的歷史經歷,使國民黨對軍人及軍眷懷有特殊的感情,其中也夾雜著現實利益的考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