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限車令”突襲廣州 治標難治本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沒有任何征兆,廣州市交委放棄了調節停車費的做法,在6月最後一天連夜公布了汽車限購措施,該政策未經任何聽證,從出台到正式施行僅給了民眾3個小時緩衝期,導致市民聞訊之後連夜排隊買車;交通擁堵包含了城市規劃、道路建設和管理、公共交通、公民素養等多方面因素,用“擁堵收費”“限購令”“尾號限行”等限制性政策來治堵,只是讓交通癱瘓來得晚一點,並不去根。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廣州汽車限牌始末:政策急轉彎

  6月30日晚上9點多,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得知一個始料未及的消息:廣州從7月1日開始對汽車進行增量限制了。   當晚,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也聽到這個消息。一向自詡同廣州市交通委員會(以下簡稱廣州市交委)關係密切的他,此前竟沒聽到半點風聲,“一下子都反應不過來了”。   隨後,整個廣州城不出意料地陷入了一場“搶車大戰”。潛在購車族主動浮出水面,連夜奔赴各大汽車經銷 …【详细】

限購式治堵:第四次進行時

  從北京到上海、貴陽,再到廣州,一路向南,中國四個城市相繼複制著“汽車限購”模式,以圖緩解擁堵不堪的城市交通狀況。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發布。至此,一直加速增長的車市銷量突然遭遇寒冬;時間過去一年半,北京的汽車市場也已經發生巨變。   首先,從銷量來看,北京市場的新車銷量從2010年92萬輛,狂跌至2011年的40萬輛。統計顯示,2 …【详细】

廣州“限牌令”的降生何以如此“突兀”?

  平心而論,機動車“限牌令”,廣州其實遠不算第一個吃螃蟹的,在此之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早已推出過類似的政策,甚至已執行多年,相形之下,廣州版“限牌令”要說並無太多新意。   事實上,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自然也飽受機動車擁堵的痛苦,既然並沒有更有效的應對治理之策,“限牌令”這個頭痛醫頭的辦法被最終祭出,要說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更何況,既然已有其他城市實施在先,要說也可規避很多政策風險與不 …【详细】

廣州汽車限購罵聲一片 方式方法過於簡單粗暴

  “整個廣州罵聲一片”,對於廣州出台的汽車限購措施,一位廣州的朋友說。   其實,在北京實行汽車限購措施之後,大家對廣州等大城市實行汽車限購早已有心理準備。今年兩會期間,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就曾坦言:城市的汽車和道路、能源、環境等社會環境系統如果不能協調發展,不管是深圳還是廣州,遲早都得限購。   但是,廣州的汽車限購仍然迎來了“罵聲一片”。   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大家對於 …【详细】

廣州汽車“限購令”豈能越過民意搞突擊?

  廣州市突然襲擊的“限購令”讓很多市民措手不及,更立即引爆了最後的狂歡。汽車經銷商和突擊購車者通宵達旦的作最後一搏。幾個小時內,廣州賽馬場汽車城4S店工作人員們通宵達旦、幾乎忙到暈倒,消費者也幾乎爭車搶得昏倒。狂歡過後,更多的廣州市民則對這項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政策的突然而來倍感質疑。   一項政策的頒布,未經任何聽證,未探任何民意,從出台到正式施行,僅給了民眾3個小時的緩衝期。    …【详细】

突襲限購汽車需要一個解釋

  統計表明,2011年廣東市中小型新上牌客車24萬餘輛,進入2012年,這個數據依舊逐月增長。但汹湧的購車洪流在一紙限購令面前戛然而止。新的限購政策將未來一年內的中小客車配額增量限制在上一年度的一半,且從7月1日零時起的一月內,暫停上牌。6月30日,從下午相關風聲出現,到晚上9時市政府正式通報,給欲購車市民實現願望的時間只留下區區幾個小時。   民眾的質疑在情理之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不是小事 …【详细】

城市治堵,以“卡”為主?

  一邊是堪稱“最貴鐵皮”的上海車牌“高燒”不退,一邊是廣州突然加入汽車限購行列。私車牌照,正成為大城市最為稀缺的資源之一。   日益凸顯的“堵城效應”,似乎在“倒逼”政府加速出台“限令”,這些舉措能否緩解“堵城”痼疾?汽車社會,日漸蹣跚的步伐又將走向何處? 車牌之“重”,幾近於中彩票?   根據廣州7月1日零時起開始實施的汽車限購政策,在為期一年的試行期內,廣州市中小客車增量配 …【详细】

治理擁堵,不能一“限”了之

  6月30日晚,廣州市政協副主席、交委主任冼偉雄在發布會上宣布,在為期一年的試行期內,全市中小客車增量配額為12萬輛;為做好各項工作銜接,7月1日零時起的一個月內,廣州全市暫停辦理中小客車的注册及轉移登記,後續各個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額;配置指標的具體辦法和相關程序將於7月底前發布。突如其來的“限牌令”,引發當地汽車市場震動,也引起市民強烈關注。(《人民日報》7月2日)   “限牌”並非廣州 …【详细】

治堵不能僅僅停留在“限牌令”上

  汽車“限牌令”突襲廣州——何以新聞媒體在報道此事時用了“突襲”兩字?大概原因在於從“新聞發布”到“實施之時”只相隔3個小時。   平心而論,現在的輿論對於類似的“限牌令”是頗有嘖言的。近年來,汽車進入家庭呈加速度增長,導致各大城市不堪重負。廣州也是如此。但“限牌令”又非廣州獨創,以車牌拍賣為治堵手段的上海,一塊“滬”字頭小鐵皮就相當於一輛微型轎車的價錢;北京的搖號政策也導致車牌奇貨可居。 …【详细】

廣州限牌:搖號與拍牌之爭

  廣州“限牌”已成既定事實,而對於接下來,廣州應該採取北京的“搖號”模式還是上海的“拍牌”模式,抑或自創一種新模式,在官方做出定論之前,一系列猜想和討論已然展開。   坊間甚至在3日就有傳言。一份以廣州市政府名義發布的《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暫行管理辦法》當日在網上迅速流傳,其中提出,廣州將用搖號方式登記上牌。而這一消息也在當晚被廣州市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迅速辟謠,該辦公室表示,管理辦法 …【详细】

推廣汽車限購要謹慎

  一夜之間,中小客車限購令“空降”廣州。“為改善和保護大氣環境質量,實現中小客車數量合理、有序增長,落實公交優先戰略,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狀況”,廣州官方出具的限購理由與此前上海、北京、貴陽的限購初衷並無二致,都是以行政命令,從控制中小客車的數量入手,解決城市擁堵問題。   要考量上述限購令的出台是否合理,至少有兩點可以觀察。一是政策的決策程序是否恰當。事實上,對於限購令出台的“雷厲風行”,已 …【详细】

下一個“限牌令”輪到誰

  6月30日晚9時,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市交委主任冼偉雄通報“關於系統改善城市交通及試行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以及《關於廣州市試行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的通告》(試行一年)的相關內容。   據悉,一年試行期間全市中小客車增量配額為12萬輛,按照每月1萬輛進行配置。為做好銜接工作,廣州將從7月1日起至7月31日,暫停辦理牌照登記。 平地驚雷實屬無奈?   車 …【详细】

大城市治堵,不是簡單的“限購”

  隨著廣州加入汽車限購行列,一線城市的限購步伐已經明顯加快,但其效果是否明顯,其實並不要急於尋找答案。畢竟,一線城市的限購措施也是被逼無奈的選擇,而這種無奈的選擇並非是治堵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公眾紛紛質疑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行為的同時,其實也不能全盤否認其短期效應,當然,只有改變單一的限購措施,多管齊下才有望使治堵工作得到明顯改善。   之所以說,單一的限購效果不明顯是有事實為依據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