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政府採購節約資金6600億 不可自說自話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來,一方面是政府採購規模增長了十倍,另一方面是“累計節約”6600多億元。對於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的說法,網上留言中質疑之聲占了絕大多數;10年來,國家財政收入未增長十倍,絕大多數民眾的收入未增長十倍,公務員隊伍也未增長十倍,唯獨政府採購規模增長了十倍,在大力提倡“節約型政府”的背景下,這種自說自話式的“表功”令人搖頭。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政府採購還有多少節約潛力?

  日前,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表示,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來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中國政府採購規模10年來增加10倍,由2002年的1009億元增加到2011年1.13萬億元。(7月2日《人民日報》)   面對一大筆政府“節約”數字,筆者與許多網友一樣,充滿了揮之不去的疑慮,因為財政部門並沒說明該數字究竟從何而來。更重要的是,與目前公眾十分熟悉的政府採購現實相比,“節約6600多億元” …【详细】

政府採購的節約帳是怎麼算出來

  日前,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表示,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來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這一數字,無疑是展示成績,卻經不起推敲。即節約雲雲,沒有具體參照,是無法計算的。所謂6600多億元的節約賬,究竟是怎樣算出來的就有疑問。   顯然不可能以產品、服務的市場價為參照物。市場中永恒不變的規律恰恰是市場永遠都在變,產品、服務的價格因人、因時、因量在變,不可能固定下來,不可能被用為參照物。 …【详细】

政府採購:“節約”還是“少浪費”6600億?

  關於“採購”,已鬧出過不少橋段,如採購Ipad當U盤,而“天價採購”,早就成了政府採購中的痼疾。若化用“那些年體”來形容這,可來上一句“那些年,我們一起見證的天價U盤”。   在政府採購“只買貴,不買對”的軼聞難絕的語境下,說政府採購很“節約”,難免讓人啼笑皆非。日前,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表示,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來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就引起如潮的爭議。當然,這不是指採購規模越 …【详细】

政府採購節約6600億為何無人喝彩

  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來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對於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的說法,網友是一邊倒地持深度質疑的態度。   政府採購一直是輿論和民意關注的焦點,然而這樣一張堪稱優秀的成績單為何卻無人喝彩呢?我想這首先是民眾一種常識性判斷。很簡單的道理,10年來,國家財政收入未增長10倍,絕大多數民眾的收入未增長10倍,公務員隊伍也未增長10倍,唯獨政府採購規模增長了10倍,在大力提倡“節約 …【详细】

“10年節約6600億”還需“知其所以然”

  日前,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表示,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來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按說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可反觀網上留言,質疑與腹誹之聲卻占了絕大多數,顯然老百姓不太“買賬”。   何以至此呢?這首先與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相去甚遠。揆諸現實,政府“豪華採購”、“天價採購”的事件可謂層出不窮——採購蘋果iTouch4當U盤的有之;採購4萬餘元的超高配置筆記本電腦的有之;採購近3000元天 …【详细】

政府採購的“得與失”都要曬賬本

  10年節約6600多億元,如果按照公共財政屬於全體納稅人支出的概念,相當於為13億國民每個人“節約”了500多元。但是,這依然是個相當模糊的數字。由於沒有告知數字產生於什麼樣的計算公式,也不知道分子、分母各代表什麼,對於要求更為充分知情權的公眾和輿論來說,這個節約數據還缺乏說服力。   其實,如果想讓公眾更加了解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取得的成績,財政部應當將政府採購的“得”“失”都曬曬賬 …【详细】

“節省6600億元”應該有比較級

  有人算了一筆賬,按照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如果將這6600億元節省開支平均分配到所有國民的頭上,每個人將享受到500元左右的“節約”利好。不過,從以往各級政府公布的“節約成果”所引發的關注度來看,這種額外福利似乎未能給納稅人帶來應有的喜悅。   在理論上而言,“節約”的6600億元應是政府採購決算與預算的差額,通俗講,是各級政府部門在採購上實際花的錢比可以花的錢少了6600億元。但是,錢花少 …【详细】

政府採購的“短板”在哪裡

  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日前透露,10年來,我國政府採購規模由2002年的1009億元增加到2011年1.13萬億元,10年間增長了10倍,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   上述說法引來網友的大量口水。有人指出:10年來,國家財政收入未增長10倍,絕大多數民眾的收入未增長10倍,公務員隊伍也未增長10倍,唯獨政府採購規模增長了10倍,在大力提倡“節約型政府”,中央多次要求精減行政開支的背景 …【详细】

財政管家不應為採購“節約”沾沾自喜

  10年時間,一方面是規模增長了10倍,另一方面是“累計節約”6600多億元。在此次紀念《政府採購法》頒布十周年暨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財政部主要官員對採購法實施以來取得的成績顯然表示了極大的肯定,財政部官方網站稱是“肯定了輝煌成就”,沾沾自喜之意溢於字裡行間。採購法的頒布和實施,毋庸置疑,給政府採購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在管理和效率方面的明顯改善,無可否認,但財政管家就此而沾沾自喜,顯然是過於 …【详细】

政府採購還要算幾筆賬

  政府採購10年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功勞不少。只不過,這筆賬是如何算法,又是怎樣算出來,最好讓公眾看個明白,那樣才會更具有公信力。同時,筆者認為,政府採購還有幾筆賬要好好算算。   一算廉潔賬。政府採購的資金流動巨大,必然牽扯到巨大的利益。曾幾何時,政府採購領域成為了腐敗的重災區。政府採購10年,不妨也統計一下有多少官員因此落馬。與此相伴的負影響及損失,也當計在政府採購的成本之中。 …【详细】

節約6600多億應有明白賬

  10年來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政府採購法帶來的利好不容置喙。   政府採購中的腐敗亂象,長期為人們所詬病。比如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海口市一家無軟件企業資質證書、中標前無繳納社保資金記錄、無繳納營業稅記錄、無辦公地點、無聯繫方式的“五無”空殼公司,在注册成立後4個月內連續在政府採購中中標。而由於缺乏有效監督,暗箱操作、吃回扣等潛規則也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從這一角度,財政部 …【详细】

質疑政府採購不妨多些理性

  政府採購,規模10年間增長了10倍,節約財政資金6600億元。有關政府採購的這兩組數據公布後,在互聯網上引發了成千上萬的評論。質疑的聲音分貝不低:看到規模增長這麼快,就立刻下結論說是政府多花錢、亂花錢;看到節約了這麼多,首先聯想到的是“蘋果U盤”這類的負面個案。   敢質疑、不輕信的精神固然可貴,不過,還沒有探究清楚原委就輕易“拍磚”,此種言論的理性程度就大打折扣。作為一種規範財政資金支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