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20天突擊收稅六千萬 永登徵稅亂象令人憂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大幹20天,到6月28日,增加稅收6448萬元,完成“雙過半”任務。如此之高的徵稅效率,固然堪稱“奇跡”,但也留下了不少疑問:其一,20天就能收上來6000多萬,是之前欠稅較多一次性清理的結果,還是應征盡征?其二,短期內繳納如此多的稅,從客觀效果上看,等於臨時性繳納重稅,是否導致企業、個體商戶資金短缺和經營環境整體惡化?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20天突擊收稅 神話能否經得起推敲

  6月6日,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號召全局幹部職工大幹20天,向完成“雙過半”(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發起全面衝刺。到6月28日,增加稅收6448萬元,完成“雙過半”任務。該縣上半年的各項稅收收入20203萬元,短短20天,征了上半年32%的稅。為了完成任務,該局號召“人人想收入、人人抓收入”,局領導帶領包幹科(室)負責人到5個稅費任務較重的分局蹲點促收。(《第一財經日報》,7月12日)   初 …【详细】

稅費機器開足馬力讓人驚愕

  年中最忙、壓力最大的人是誰?全國各地的稅務人員是熱門人選。土地財政斷炊,經濟大幅放緩,各地財政收入告急。但上級下達的增收任務要完成,公務員同事們緩發的工資要有著落,於是,各地都把收稅、收費的國家機器開足馬力。以甘肅永登縣為例,經過20天“全面衝刺”,增加稅收6448萬元,短短20天征了上半年32%的稅。   一般生產領域,增收越多,說明工作做得越好,唯獨收稅、收費領域不同。增收得越多,說 …【详细】

當徵稅也成了運動

  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大幹20天,到6月28日,增加稅收6448萬元,完成“雙過半”任務。   “雙過半”是一個特定的詞條,起源於什麼時候,恐怕已無從考究,但意思倒很明確——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在不少官員的眼裡,這是體現工作能力、水平、進度的一個重要指標,自然也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政績指標。正因如此,每年進入年中,各種確保“雙過半”的口號總是鋪天蓋地,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的確能做到“雙 …【详细】

突擊徵稅,別掉進了“增收誤區”

  年中時節,各地稅務壓力極大。6月,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號召大幹20天,突擊增稅6448萬元。湖南省常寧市國稅局則“暫停所有假期,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徵稅”。據悉,原因是土地財政“斷炊”,財政收入告急,但增收任務沒變。   “突擊徵稅”和“突擊花錢”,儼然是財稅結構失衡的兩面鏡子。稅收“取也匆匆,用也匆匆”,看似外在紊亂,實則內裡失調——土地財政依賴、指標化之弊,都讓稅收陷入瓶頸中,衍生出這許多 …【详细】

突擊收稅讓稅收法定蒙羞

  20天內,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實現增加稅收6448萬元,被媒體喻為“突擊收稅”。   隨著國家土地調控的不斷深入,不少地方土地財政斷炊,經濟大幅放緩,財政收入告急,但上級下達的增收任務要完成,公務員的工資要有著落,於是,一些地方都把收稅、收費的國家機器開足馬力。永登縣為實現“雙過半”突擊收稅6000多萬就是典型。但需要提醒的是,再好的初衷也必須依附於公平正義的法制程序之上,否則很容易導致亂 …【详细】

地方突擊徵稅等於竭澤而漁

  據媒體報道,6月6日,在“人人想收入、人人抓收入”的口號激勵下,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大幹20天,向完成“雙過半”(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發起全面衝刺。到6月28日,增加稅收6448萬元,完成“雙過半”任務。該縣上半年的各項稅收收入20203萬元,短短20天,征了上半年32%的稅。   如此高的徵稅效率,固然堪稱“奇跡”,但也留下了不少疑問:其一,20天就能收上來6000多萬,是之前欠稅較多一 …【详细】

突擊收稅禍及實體經濟

  20天內,徵收了上半年32%的稅,增加稅收6448萬元,如此全面衝刺,雷厲風行,速戰速決,可見甘肅省永登縣稅務部門的工作效率是何等的高效與神速。我們在為稅務部門的高效率而感到慶幸之餘,不免產生了一種擔憂,稅務部門如此突擊收稅,力度之大會不會傷及正在渡過難關的中小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呢?   中小微企業是地方稅收的主要稅源,稅務部門突擊收稅所針對的主要對象是中小微企業。現在,世界經濟再次陷入 …【详细】

因應經濟變化 政府須過苦日子

  近日有媒體報道,甘肅永登縣地稅局20天突擊收稅6000多萬元,而湖南常寧市國稅局則暫停年假和雙休,全力投入徵稅工作。報道說,這是因為經濟大幅放緩,各地財政收入告急,但上級下達的增收任務要完成,於是各地都開足馬力收稅。   經濟放緩還可以從宏觀數據中得到印證。日前國家財政部發布數據,今年1―5月,全國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2.7%,增幅同比回落19.3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長9.4%, …【详细】

“突擊收稅”病根在與民爭利思維

  短短20天內,甘肅永登縣徵收了上半年32%的稅,增加稅收6448萬元。稅務部門最終收多少稅,應該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和納稅人的應稅收入增長情況來確定,多增多收,少增少收。道理如此淺顯,可不少地方卻將納稅指標奉為神明,不惜“大幹快上”,也要確保甚至超額完成既定指標,這種非理性行為背後無疑是地方政府與民爭利的思維在作祟。   分稅制下,稅收是地方財政的主要支柱,不管企業效益有無增長,先得保證政府 …【详细】

完善稅制需清理稅收彈性空間

  短短20天,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徵收了上半年32%的稅,增加稅收6448萬元,完成“雙過半”任務。   “突擊收稅”只是形象的說法,嚴格來說這是從嚴清理欠稅,也是很多地方常見的現象。欠稅有多方面的客觀原因,譬如企業經營不佳、資金鏈緊張,又如稅務部門征管條件有限、相關技術落後,等等。實現稅收應繳必繳,是理想的情況,而理想與現實總有距離,清理欠稅的工作因此成為一種常態。當清理欠稅工作集中展開,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