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風雲
2009年5月號,總第137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殺很大”
王崑義(台灣)
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教授

  國共和解 vs. 馬關條約

  當民進黨的“認同派”與“道德派”還在纏鬥不休的當下,有一個天王卻遠離塵囂,開始找尋自己可以走的路,這個人當然就是“前副總統”呂秀蓮。從去年開始決定創辦“玉山午報”以後,呂秀蓮盡量避開民進黨“鬥士們”的糾纏,避免自己也被無端的扯進那個無盡的漩渦中。

  只是創辦媒體不過是呂秀蓮在利用自己最後的“剩餘價值”,以當前都是由資本家作為主導的台灣媒體只,想再以過去“黨外”時代一塊錢、兩塊錢募款的方式撐起媒體的大旗,至今我還是覺得“勇氣可嘉”,卻“成事不足”,所以這裡再討論呂秀蓮辦報的事,已經顯得多餘。


呂秀蓮能否避開民進黨“斗士們”的糾纏,走出自己的路,仍有待觀察。


  可是呂秀蓮除了辦報之外,她卻還努力在為自己找尋一條歷史的定位之路,不只讓自己可以更超脫民進黨內鬥之外的漩渦,也讓自己在歷史的長城中,站上一個更具有意義的制高點。這一點,從2月11日她在接受香港“中國評論月刊”的訪問中,透露自己有意願訪問中國大陸的心願,正是她除了辦報之外,另外想要為自己找尋歷史定位的最重要思考。

  那麼呂秀蓮想到大陸訪問,跟她選擇歷史意義又有何關連呢?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在“玉山週報”的典藏版上,看到呂秀蓮親自寫下有關“馬關條約”的文章,也可能會知道4月17日她曾經在台北的國際會議中心101C會議室,特別舉辦一場“馬關條約的歷史啟示”演講會,與談人還找來台灣的前考試院院長姚嘉文、前駐日代表羅福全,以及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李明峻等三人。

  許多人弄不太懂呂秀蓮在玩什麼遊戲,雖然今年是馬關條約簽訂114週年的日子,但那畢竟是好幾代以前的事了,為何呂秀蓮這時要去炒作這麼冷門的議題呢?其實這件事如果拿來跟呂秀蓮想去大陸訪問的事情一起聯想,應該就不難理解她的心思。

  在呂秀蓮的認知中,馬關條約的簽訂是台灣脫離中國大陸的開始,也是台灣人民的命運被中原給邊緣化的開始,“台灣人”跟“中國人”這兩個圖騰的分割,也是從馬關條約註定下來的宿命。所以中國大陸若想跟台灣人民重新連結,就必須回歸到馬關條約的關係上,否則這個宿命就無法打破。

  為此,呂秀蓮自己炒作馬關條約,就是要讓自己未來的大陸行有一個歷史的定位,也就是中國大陸到底要讓台灣人民繼續跟著李登輝所稱的“出埃及記”,還是讓他們重新“躍馬中原”?如果中國大陸接受呂秀蓮訪問大陸,那她將選擇帶領台灣人民“躍馬中原”去,這樣的歷史意義,應該是值得大陸人民動容的,也實在不好拒絕她登陸的意願。

  事實上,2005年大陸接受國民黨主席連戰登陸訪問,他們總是宣傳那是具有“國共抿恩仇”的歷史意義。但呂秀蓮若能登陸訪問,歷史將拉長到1895年的馬關條約上,這樣的歷史意義,是否應該強過連戰登陸的意義呢?這倒是大陸應該好好思考的地方。

  當然,在炒作歷史意義方面,在美國的“台灣關係法”制訂30週年的日子,馬英九也湊上一腳,他當時就再一次的詮釋“中華民國”存在的價值。他說從1951年的“舊金山合約”之後,台灣已經歸屬於“中華民國”的管轄,他還說從這個時間點以後,“台灣已經變成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就叫中華民國”。馬英九的說法好像是在唸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一樣,他現在更像是民進黨選出的“總統”,而不是國民黨的“總統”。也難怪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要說馬英九炒作“台灣關係法”明顯的是為了“和平拒統”。

  當然,馬英九是否真的想要“和平拒統”不得而知,但在這個時候卻傳出他想要兼任國民黨的主席,其中的緣由是否真如石之瑜所說的“和平拒統”有關,恐怕也不是三、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但可以清楚的是,呂秀蓮把自己的歷史定位拉到馬關條約去,這已經超過連戰的“國共和解”,以及馬英九對“舊金山和約”的歷史詮釋意義,呂秀蓮想要透過到大陸訪問重定歷史的定位,應該更可以看出她對歷史所展現出的企圖心了。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