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6年9月號,總第10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朝鮮導彈試射與東亞安全態勢

  第二中國要特別小心的問題是,要避免被拖到火坑裏面去。朝鮮最近發表的一些語言意味深長,比如説它要打一場核戰爭。金正日說準備以報復對付報復,以全面戰爭對付全面戰爭。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朝鮮試射導彈之前與中國的外交活動,有些問題很值得思考。

  第三,此次朝鮮試射導彈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對中國外交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朝鮮給我們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這樣,我們也可以抓住這個機會,看看是不是進一步調整一下對朝政策。我們以前與朝鮮有那麽一個友好互助條約,其中有一個軍事條款。那麽,既然現在朝鮮不顧週邊國家的勸阻和反對,又搞核武器,又搞導彈試射,激化了矛盾,對中國很不利。現在,中國應該認真考慮,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把中朝之間的關係從一種戰略同盟關係,變成一種正常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這樣,中國可以擺脫被動。我認爲,現在進行政策調整是一個好機會。

  時永明:試射在政治上屬戰術性
      在軍事上屬戰略性

   對於朝鮮試射導彈,是戰略性的還是戰術性的舉動,我傾向於它是戰術性的。就是在政治上,朝鮮試射導彈是戰術性的,它是爲了打破現在自身所處的一種困境,所採取的一種戰術行為。

  但是在軍事上,朝鮮發展導彈,乃是一種戰略。朝鮮從九八年到現在,已經憋了八年了。

  實際上,朝鮮在這八年當中一直在研發導彈,必須要通過試驗來驗證。朝鮮是借了這個政治上的機會,做一個軍事上的動作。但是這個動作的主要目的在政治上,而不是在軍事上。

  因此,如果我們就此認爲朝鮮在政治上採取的是一個戰略性的舉動,是想要抛開六方會談已經取得的成果,就要往自己認定的方向發展,那麽緊張局勢只有升級。

  對於六方會談來説,現在屬於技術性的障礙,而不是戰略性的障礙。我認爲,此次朝鮮試射導彈,可能提供了一個克服技術性障礙的機會。但是能不能很快地克服障礙,出現現實的轉變,尚不能樂觀。我覺得,實際上美朝之間有很多都是技術障礙。但是雙方之間存在著體制性障礙。美國的民主體制,與朝鮮那種集權體制,雙方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不同的。

  劉江永:中國要考慮多重博弈
      促進美日與朝鮮對話

  如果說在朝核問題上主要矛盾是朝美矛盾,那麽在朝鮮試射導彈問題上主要矛盾則是朝日矛盾。因爲對此最感到威脅、反應最強烈的是日本。如果日本政府真想促使朝鮮凍結試射導彈,那麼就應凍結導彈防禦係統的部署,不擁有“先發制人”的進攻能力。總之,朝鮮和日本應遵守共同的規則。否則,朝鮮會認為,日美既可以擁有“先發制人”的進攻能力又可以搞導彈防禦係統,但卻說朝鮮試射導彈是“不能接受的”,這很不公平。而且就在朝鮮試射導彈後不久,擁有核武器的印度也試射了導彈。美日未予譴責,因爲印度是其爭取對象。

  這裡有一個外交博弈或者說交易的問題。美國和日本將來還會說,由於朝鮮試射導彈,所以我們要加強導彈防衛系統和本地區的軍事部署。最後,弄來弄去,戰略壓力還可能弄到中國身上。因此,我們應該促使美、日和朝鮮雙方談彼此的安全關切,進行謀求安全利益相對平衡的對話,避免加劇地區力量對比失衡和做出非理性決策。

  [插話:這很難説服朝鮮,兩邊都説服不了。]

  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我們勸阻不了朝鮮搞導彈試射卻要勸阻,阻止不了美日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卻要阻止,將兩面為難。這次譴責了朝鮮,如果下次它又試射了,你還譴責它,矛盾就會升級。與其如此,我們不如把主要矛盾對立的雙方綁到一塊,讓他們通過對話解決彼此安全利益的平衡問題。暫時達不成協議沒關係,這主要是他們兩家的事,可以繼續談。我們的作用就是勸談促和,反對制造緊張昇級和強制性國際制裁。這既是戰略問題,也是多重博弈的技巧問題。

  林利民:缺口國家在制裁過程中會最倒楣

  還有一個陷阱,就是聯合國制裁這個陷阱。因爲聯合國制裁,首先會從經濟上執行。朝鮮的貿易主要是與中國進行的,聯合國在這方面進行制裁,主要還不是美國、日本做甚麽,而是中國必須參加進去。這是從經濟上來講。

  從政治上來講,就意味著中國對自己的盟友進行制裁,中國不執行還不行。

  如果觀察歷史上的制裁,制裁過程中真正倒楣的國家是參加制裁的缺口國家。制裁有一個包圍圈,比如拿破侖橫掃歐洲的年代,西班牙是拿破侖搞大陸封鎖的缺口國家,俄國也是一個缺口國家,所以拿破侖後來先打西班牙,再後來又打了俄國。因爲班牙和俄國不參加大陸封鎖,拿破侖就把氣撒在西班牙和俄國身上。

  對中國來説也是這樣。如果要對朝鮮進行制裁的話,那麽中國就是這樣的缺口國家;如果要保證聯合國的制裁有效的話,美國最終要在中國身上做文章,要求中國封閉缺口。到最後,這個矛盾就會變成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矛盾。

  張璉瑰: 朝鮮不喜歡六方會談

  朝鮮說,解除金融制裁,是朝鮮回到六方會談的最底綫。但是這種説法,如果從時間上來分析,不太符合實際。

  美國對朝鮮進行金融制裁,是去年十月二十一號正式公佈的。到十一月十二號,舉行第五輪會談。也就是說,正是在公佈對朝鮮進行金融制裁的二十多天以後,還舉行了第五輪會談。這種時間差距説明一個甚麽問題呢?反對金融制裁僅僅是朝鮮不參加六方會談的一個藉口。

  我們可以從頭看,斷斷續續的,每一次朝鮮不參加六方會談,都有藉口。因此此次金融制裁問題,只是朝鮮的很多藉口當中的一個。我認爲,即使美國解除了對朝鮮的金融制裁,朝鮮還會再找其他的藉口不參加六方會談。即使回到六方會談,也不一定能談出一個結果。

  我還是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朝鮮是不喜歡六方會談的,從一開始就不喜歡,直到現在還不喜歡。人們還記得,二零零三年八月第一次六方會談結束第二天,朝鮮就公開說過,六方會談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是他們真實的想法,祗不過是由於國際社會的壓力,朝鮮要來與國際社會周旋。因此你現在想用任何辦法來讓朝鮮回到六方會談,都是相當困難的。

  李義虎:座談會結語

  今天我們從日本的強烈反應切入,對朝鮮試射導彈所引起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熱烈和深入的討論。應該說各位專家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和精闢的見解,中間也有很多辯論,而且這種辯論也的確有助於我們對問題的全面認識,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而且,大家就很多技術性的、專業性的環節問題進行了細緻的討論。雖然有些地方涉及到很微觀的細節,但是對對宏觀的理解和分析,有很大的幫助。

  我覺得大家在這樣一些方面,也還是有些共識。

  大家在很多部分都談到了大國關係的變化,我也認爲,大國關係並沒有因爲這次突發事件發生一個根本性的質變。第二就是大家好像感覺到,在某種因素的驅使之下,在東北亞地區出現了一些簡單的合併同類項的現象,如朝韓基於民族立場所表示的對日態度,日美等西方大國在聯合國決議草案問題上的靠近趨勢。第三點,大家都認爲這個事件對地區安全還是有影響的,值得進一步的關注。第四,在六方會談這個問題上,多數專家還是認爲這是和平解決、外交解決朝核問題的重要的外交手段,也還是解決朝核問題的一個平臺。在目前的局勢之下,也存在恢復六方會談的契機。我認爲六方會談實際上就是一個“假面舞會”,各方有各方的意圖,也有不同的外交作為。第五,大家也都不約而同地分析到一些國内政治因素對這個問題的影響。第六,大家基本上認爲中國此次作出的反應是適當的,所採取的對策還是對頭的,基本上發揮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也有助於這個問題理性地來解決。第七,朝鮮導彈試射和日本過度反應對台海地區的影響。我個人認爲,這種影響是間接的、微妙的,可能就是導彈防禦系統這個問題比較突出一點,值得我們來關注。

  上面各點大家有著一些共同或者說比較接近的看法,當然我們也在一些問題上有分歧,甚至是比較大的分歧。而這些分歧、這些爭議,非常有助於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深入討論和了解。

  評論員簡介:

  劉江永: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一九七九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從事東亞及日本問題研究。一九九二年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東亞研究室主任,一九九九年任中央外辦參贊(副局級),二零零三年至今任現職。兼任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常務理事等。

  張璉瑰: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東北亞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特別是朝鮮半島問題。著有《一九四五年以前的朝鮮半島與中國》等。

  王建民:一九六零年生於渭北高原,中山大學經濟系畢業,法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臺灣經濟、政治與兩岸關係的研究。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及重要評論文章四百餘篇,先後出版《臺灣的“黑金政治”》、《民進黨政商關係研究》、《臺灣地方派系與權力結構》等多部著作。

  林利民: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大國關係、國際安全與戰略及中國外交等問題的研究。著有《遏制中國—朝鮮戰爭與美國對華遏制政策的起源》等著述。

  時永明: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目前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工作,長期從事亞太地區安全的研究。曾在中國駐加納使館及日本大阪總領事館工作。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