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導讀
2005年11月號,總第95期

  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討論通過的“十一五”規劃,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誌。“十一五”規劃針對當前和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作出了具有戰略意味的安排、部署,勾勒出中長期發展藍圖,意義重大。   中國改革開放二十餘年,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舉世稱道。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中國至二0二0年發展目標是GDP要在二000年的基礎上…
  (更多......)


智囊闊論
 
國際油價上漲與中國的應對 范劍平(北京)
中國的能源結構與工業化路徑選擇 王建(北京)
中日韓油氣合作:潛力、障礙與路徑 瞿信柏(北京)

焦點傳真
 
中日東海劃界:談判與妥協之道 包淳亮(台灣)

政治觀察
■兩岸關係轉變的四點啟示
徐博東(北京)
馬淑明(北京)
■獨聯體:何去何從
孫壯志(北京)
時代思潮
■以超越現實主義的視野處理中日關係
薛 力(北京)
社論
■兩岸關係為何卡住了
本刊編輯部
政經訪談
■用文化的力量促進兩岸三地的交流
羅祥喜(香港)
觀察與思考
■從印度總理的美國之行看印美關係
馬加力(北京)
■台商在長江三角洲投資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鐘 焰(上海)
經濟縱橫
■上海:角逐全球性「總部中心」
王瑩(上海)
軍事天地
■美國新軍事變革的作戰原則及目標
李華光(洛陽)
兩岸四地
■“新民進黨運動”:沖擊與影響
唐豫(台灣)
■台灣統獨光譜變化的若干跡象
張政(台灣)
連繫中華
■探索新千年
黃枝連(澳門)
思想者論壇
■世界核安全與中國的核戰略
主持人:郭震遠(北京)
評論員:葉如安(北京)
    王在邦(北京)
    王寶付(北京)
    姚雲竹(北京)
    山 民(北京)
國際視野
■新憲法草案與伊拉克的未來
田文林(北京)
■土耳其力叩歐盟之門
倪海寧(洛陽)
政魁解剖
■內賈德:鐵匠鋪走出的伊朗總統
趙為民(北京)
文化大觀
■啟動兩岸文化交流先鋒的台灣本土藝術家
彭芳婷(台灣)